繁體簡體

山西發現黃河中游地區史前成排分佈土構窯洞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考古發現      2023-05-30 11:13:49

  山西發現黃河中游地區史前成排分佈土構窯洞

該遺址發現的蚌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太原5月30日電(記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0日公佈信義遺址考古發掘情況,當地考古人員在此發現黃河中游地區,時代最早的成排分佈土構窯洞,為探索史前時期中原與北方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新資料。

  信義遺址位於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信義村,地處小東川河與其季節性支流陽坡溝交匯處的東北部。遺址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遺址自仰韶文化中期至龍山文化晚期一直是該區域的中心聚落。

在該遺址發現的石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在該遺址發現的石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2020年6月,為配合209國道改線工程建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東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呂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信義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考古人員發現的遺跡有房址、灰坑、陶窯,共清理灰坑5個、陶窯1座、房址13座。出土遺物種類有陶器、玉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

  此次發現的12座窯洞式房址非常明顯地沿等高線成排分佈,古人利用山梁斷崖,在土梁邊緣地帶挖掘成底平面為圓角方形、上部為穹隆式結構的土窯洞,並且依自然地形成排分佈。

山西省考古人員在呂梁市發現黃河中游地區時代最早成排分佈土構窯洞,圖為發掘區全景。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山西省考古人員在呂梁市發現黃河中游地區時代最早成排分佈土構窯洞,圖為發掘區全景。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據本次考古發掘領隊趙輝介紹,這種土構窯洞式居址形式與河套地區流行的石構建築不同,形成黃河中游地區特色鮮明的兩大建築傳統。

  趙輝認為,信義遺址處於晉西呂梁山區,是北方文化區與中原核心區交匯的地帶。信義遺址的發掘為探索史前時期中原與北方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互動及其不同建築模式的空間分佈提供新資料,是考察兩大區域文化之間融合、互補發展趨勢的重要線索。(完)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