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民進黨“執政”7年 賴清德談能源政策仍粗糙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網友評説      2023-06-01 11:32:02

賴清德談能源政策

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指出,核三廠2025年到運轉年限,相關單位規劃把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記者余承翰 來源:台灣《聯合報》)

賴清德日前在台大演講時透露,正在規劃如何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各界討論都集中于蔡當局“非核家園”政策是否鬆動,是否正在檢討橫柴入灶的能源政策並且承認錯誤,但本文由另一角度檢討賴清德發言。

賴清德所謂維持核能機組緊急使用的彈性,其實與兩年前台灣地區立法機構副負責人蔡其昌提出“中火燃煤機組除役不拆除”,留著備用的想法異曲同工;都是預防台海形勢吃緊,佔供電50%的燃氣電廠斷炊,臺電仍可啟動燃煤機組或核能機組應急。

賴清德與蔡其昌犯了的同樣錯誤:只知硬體不知軟體。兩人都以為保留除役後的核電或煤電機組不予拆除,在台海局勢緊張時即可擔大用。但賴、蔡兩每人平均不知機組備用,大量的維護和運轉人員也同樣要“備用”。設若台海十年風平浪靜,數百位電廠人員也跟著無所事事在電廠內“孵十年豆芽”?所謂核能機組或燃煤機組除役後留著備用的想法根本不可行。如因台灣案因素,考慮維持一定比例的核電,唯一正途就是核電延役。

蔡其昌的“中火燃煤機組除役不拆除”提案表決通過,但不可能執行;賴清德核電備用面臨的困難遠超燃煤機組備用,更不可行。但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競逐大位的賴清德竟然提出如此不堪的能源政策。

個人不禁憶起蔡英文2015年曾信心滿滿、多次信誓旦旦説民進黨擁有最優秀,世界級的能源專家為其規劃“執政”後之能源政策;蔡英文並親口承諾九個在2025年要達到的“硬指標”。這九大指標可分為綠能指標及減碳指標兩大類。

綠能硬指標有四項:一、太陽能裝置2000萬瓦;二、地熱發電設置20萬瓦;三、以綠電制氫後降溫液化輸往日本;四、再生能源提供20%電力。減碳硬指標有五項:一、電力零成長;二、裝置智慧電錶每年節電100億度;三、以碳捕捉及封存每年減碳1000萬噸;四、煤電佔比降為30%;五、2025年減碳4000萬噸。但如今九大硬指標全部跳票。

賴清德提出的第一個能源政策就如此不堪,顯示民進黨上臺七年來,對極具技術性的能源政策,決策過程仍然極為粗糙,依舊是外行領導內行,專業人員噤若寒蟬,重要政策未經集思廣益,僅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攸關民計民生的能源政策,制定過程卻如此粗糙,絕非台灣之福。(作者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陳立誠/來源:台灣《聯合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