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老工業城市挖掘新引擎,蚌埠傳感谷傳來好消息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3-06-06 14:21:37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老工業城市挖掘新引擎,蚌埠傳感谷傳來好消息
中國(蚌埠)傳感谷綜合展廳。 夏賓 攝

  中新網蚌埠6月4日電 (記者 夏賓  張俊)安徽蚌埠經開區內,一棟聳立的高樓上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中國(蚌埠)傳感谷”,這是中國(蚌埠)傳感谷中央創新園的所在地,也是蚌埠市打造智慧傳感産業集群的核心承載平臺,更是與合肥“聲谷”、蕪湖“視谷”並稱安徽省人工智慧産業“三谷”。

  蚌埠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聞建忠3日在接受“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採訪團採訪時稱,為了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難題,經開區和傳感谷都聚焦企業需求,讓服務配套更加精準,為此投資3.5億元建設傳感谷公共服務平臺,利用空置廠房,分兩期建設9條公用示範工藝線。

  這9條公用示範工藝線包括力感測器工藝線、感測器專用處理電路(ASIC)工藝線、感測器組裝與裝配工藝線、感測器特種塑封工藝線、高溫共燒陶瓷(HTCC)工藝線、溫濕聲生類感測器工藝線、測試篩選工藝平臺、檢驗試驗工藝平臺、外輔加工平臺。

  聞建忠透露説,上述9條工藝線中,已有2條正在安裝設備,預計年底前將有3條工藝線正式運營。

  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在希磁科技董事長、總經理王建國看來,傳感谷公共服務平臺的建成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就是能更加快速且低成本地“把ppt變成demo”,縮短了從科研理論到應用市場的時間。

希磁科技生産線。 夏賓 攝
希磁科技生産線。 夏賓 攝

  “我們用傳感谷的公共服務平臺測試器件、驗證産品,成本會低很多。要成功把新産品打入市場,關鍵是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産品展示在顧客面前,才有先拿下訂單、搶下市場的可能性。”王建國説。

  2021年,希磁科技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將總部從寧波遷到蚌埠;2022年繼續擴大産能,開工建設了總投資10億元的蚌埠希磁科技園一期項目,從開工到投産僅用4個月;2023年至今,訂單量保持同步增長態勢,目前正抓緊生産、開足馬力。

  據悉,傳感谷園區按照“一谷三園多點”的産業集群總體佈局,“三園”即MEMS核心器件産業園、科技孵化園、中央創新園;“多點”即各縣區結合實際聯動發展智慧傳感上下游産業,形成全市統籌、縣區聯動、協同發力的首位産業強勁發展態勢。

  截至目前,傳感谷累計集聚智慧傳感産業重點企業7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9家,2022年完成産值6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傳感谷園區擁有國內領先的MEMS晶圓代工能力,3條晶圓線均建成達産後將形成月産4.1萬片MEMS晶圓的産能。

  傳感谷的配套政策設施也是“磁力”十足。例如在廠房方面,按照感測器行業特性進行針對性設計建造,支援企業輕資産“拎包入駐”、快節奏“拿房投産”,發展壯大後單獨供地;園區級污水處理廠、大宗氣體、電鍍處理中心等項目滿足企業配套需要。

  王建國認為,在感測器領域,蚌埠經開區擁有完善的産業鏈條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公司在這裡實現了快速發展,搬來蚌埠經開區後每年業務都能實現50%的增長。“蚌埠是老工業城市,有很多沉澱,現在要抓緊把握轉型升級新機遇,主動挖掘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正如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所言:“蚌埠將致力傳承創新基因,全力集聚蚌埠智造,聚力推動開放合作,著力打造自主可控、芯體最多、感測器種類最全、産值超千億的産業集群,形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國(蚌埠)傳感谷。”(完)



責任編輯:黃楊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