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恐缺癌症用藥 網友:健保都用來買美國過時武器了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商情      2023-06-07 07:45:08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島內缺藥潮來襲,下一波恐燒向癌症用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公佈14項化療藥品缺貨清單,盼以進口外國學名藥的方式緩解需求。有專家憂心,此舉恐打亂島內癌症藥品供應。

  美國FDA日前公佈14項抗癌短缺藥品,其中以Carboplatin、Cisplatin這兩款缺貨最受關注。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指出,上述兩款化療藥主要用於頭頸癌、卵巢癌、食道癌、肺癌,屬於無法被取代的藥物,且有不少研究指出,如不使用這兩款藥治療,療效將會打折。楊慕華説,如將來這兩款化療藥在台灣也短缺,將非常嚴重,大大影響癌症病患的用藥權益。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採穎表示,美國接連在4、5月公佈多款化療用藥短缺,顯示這次藥品供應問題的嚴重性,未來美國採購外國學名藥補足缺口,難保不會影響台灣的供應量,且癌症用藥與三高用藥不同,若病患沒藥可用恐危及性命。

  但是“食藥署”表示,經詢問,本地産及輸入廠商皆説明目前供應正常,已提醒相關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應持續追蹤進口生産或原料藥供應情形。

  還有藥師説,本地化療藥早在疫情前就已缺,原因不外乎與給付價格過低有關,現在癌症治療選擇多樣,免疫療法、標靶藥物的價格高,廠商“很願意引進”,但像化療藥物這些學名藥給付價格已不敷成本,沒有太多廠商願意引進台灣,就連本地産業者都不太願意生産。

  資深主治醫師張義芳坦言,從醫30多年來深刻感受到島內用藥氛圍的改變,早年台灣因為有健保,是世界各大藥廠爭相來台競爭的市場,但近年來隨著藥價逐步向下調整,原廠藥引進本地的時程就越來越晚,現在新藥平均要上市5年才會進到台灣。

  張義芳感慨,健保給付的條件過於扭曲,跟不上全世界的治療指引,最大問題就在部分負擔無法有效提高,當局有很多事情不就事務本身進行考慮,而是著眼于政治利益與選票,都讓台灣的醫療品質越來越跟不上世界潮流。

  對此,有島內網友直言,“健保預算都用來買美國的過時、報廢武器了”“健保費越繳越高,缺藥越嚴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