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6日電
題: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首席舞者辛穎:藝術總是在不斷被加入
中新社記者 高凱
6月7日至8日,著名的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攜《破曉·未來》登臺國家大劇院,時隔五年再度與北京觀眾見面。6日下午,舞團首位中國大陸首席舞者辛穎接受了本社記者專訪。
由現代藝術先驅瑪莎·葛蘭姆創立的同名舞團是當今世界歷史最悠久、聲譽最卓著的現代舞團。舞團以其獨樹一幟的舞蹈風格成為跨時代的經典,影響並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被認為推動了世界舞蹈語言的發展。
辛穎認為,任何一種藝術在發展中一定會被不斷加入現代人的想法,“我們的血肉、靈魂、呼吸會加進去。”她坦言,自己作為一名中國舞者也為舞團帶入了頗具中式氣韻的表達。
從以初級班學徒身份進入瑪莎·葛蘭姆舞蹈學院,到一步步前行至成為舞團獨舞,再到成為舞團首席,對於學習中國民族舞和古典舞出身的辛穎而言,攀登之路充滿艱難。
“其實我特別感謝自己的中國舞基礎,因為我們中國文化比如像水墨,包括氣功動作,就會是帶著氣的,我在這方面的表現力很好,就是能把這種氣呈現出來。”辛穎説。
另一方面,在辛穎看來,對中國戲曲的熟悉和感悟幫助自己達成了對舞蹈戲劇性更加深入、細膩的理解,“從小就看戲,我很喜歡中國戲曲。事實上瑪莎·葛蘭姆本人就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戲曲,她與梅蘭芳先生曾經有過不少交流。”
瑪莎·葛蘭姆舞團的很多表演都是大悲大喜式的,辛穎認為,“大悲大喜有時候容易流於膚淺,更需要表演者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探索更細膩的表達。”她坦言,“事實上,我是中國文化背景的受益者,我的文化和訓練背景幫助我更好地進行有特色的舞臺表演。”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即將迎來百年,如何繼承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産?辛穎表示,就像此次演出名稱《破曉·未來》一樣,“我們從破曉出發,如同舞臺常青樹永不停歇地繼續發展傳承下去。”
辛穎介紹,這次演出她將為北京觀眾帶來葛蘭姆大師首演于1937年的遺失之作《即時的悲劇》。舞團根據1937年的一卷排練照片和許多舞蹈評論,才得以找到依據復排這部經典作品。另一部作品《無辜喜劇演員的頌歌》也是失傳之作,此次整部作品只有“月亮”原版部分被保留,其他都是全新創作。在辛穎看來,通過這部作品可以看到未來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的發展路徑,不僅要傳承經典,更要勇於與年輕編導合作,演繹更多不同風格的作品。
“所有的技術都需要言傳身授,一代又一代舞者接力傳遞。葛蘭姆大師的精神本質是永遠保留的,但更需要根據當今舞者的需求相應轉變。”辛穎説。
時隔多年再度回到中國演出,辛穎難掩內心的激動,這是她第一次帶三歲多的女兒“回家”。辛穎坦言,做了母親之後重新回到舞臺需要強大的意志力,“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到舞臺上,要讓女兒不僅知道我是她的媽媽,還要知道媽媽是名出色的舞者。”辛穎感嘆,經歷這個回歸的過程,令自己感受到更強的生命力,“再度回到舞臺,我沒有再過多去想觀眾怎麼看我,也不去想藝術總監怎麼看,更多的是在想我要怎麼跳,怎麼表達自己。”
談及當下華人舞者在世界現代舞舞臺上的表現,辛穎表示,華人舞者的表現一直非常出色,現在優秀的舞者很多。她認為,“這很大程度得益於大多數華人舞者都有非常豐富多元的訓練背景,然後我們的接受力很強,再有就是非常能吃苦。”
這些年,辛穎在舞團的表演、編導等工作之外也在北京、上海等地展開舞蹈教學工作,對於中國當下的現代舞學習者,她表示,“最大的感觸是他們對新事物的那種渴望和接受能力,很了不起,我非常感嘆和佩服,並覺得充滿希望。由此我非常願意把自己知道的教給他們,同時,也非常願意向他們學習。我很期待和他們的持續交流。”(完)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