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網民曬工資條“33年沒漲”,臺媒:“低薪”成新世代代名詞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商情      2023-06-07 14:46:53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島內物價什麼都漲,唯獨人們的薪水沒有漲。日前,一名台灣網民在網上分享了33年前的工資條,刺痛了不少人的心。

  據台灣中天新聞網5日報道,有民眾在島內網路論壇上分享一張照片,顯示的是他1990年的工資條,可以看到基本薪金為34880元(新台幣,下同)、交通費480元、伙食費1100元、加班費2700元、獎金720元、法定假工資1620元、春節獎金77790元、全勤獎11298元、假日到工1150元。扣除固定所得稅等,實發金額為125235元。尤其是春節獎金加上全勤獎,光是額外獎金就領到將近9萬元。

  臺網民曬出33年前的工資條。

  文章一齣,吸引大批台灣網民討論,有人説“現在全勤有1000元就該偷笑”。還有網民説,以前物價和現在有所不同,以這樣的薪資來講,在那個年代算很多。更多人感慨,台灣人幾十年來工資陷入停滯。

  台灣《工商時報》稱,從上世紀90年代晚期算起,台灣的薪資停滯已超過20年。不意外的是,歷屆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都會提出各式各樣的政策,上臺後最常做的也是調高基本工資。1998年,台灣的基本工資是15840元,2021年調高至2.4萬元;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實質基本工資的年增率為0.97%,幅度並不大,民眾基本沒有感覺。台當局民意機構去年10月的報告顯示,2021年台灣平均薪資水準為每月4.1萬元,但有35.9%的青年群體收入未滿3萬元,62.51%的青年群體收入未滿3.5萬元,台灣青年多屬於低薪群體。島內知名學者賴岳謙以自身經歷表示,台灣民眾普遍遭遇“凍薪”,只是青年人低薪尤為嚴重。他1996年到台灣高校工作,截至2022年只調薪兩次,每次漲幅為3%。

  台灣聯合新聞網稱,上世紀80年代台灣薪資增長在20%以上,即使到1991年,當年經濟增長率8.37%,經常性薪資年增10.82%。但進入21世紀以來,薪資漲幅雪崩式下滑到2%以下,幾近停滯。文章認為,相比于之前民眾的“幸運”,不只來自於他們認真打拼,還要歸功於早年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表現,當時以製造業為主的産業發展使企業創造的經濟成果可分享給員工。但這20年來,“低薪”成了新世代的代名詞。

  分析認為,大部分受雇者實質薪資成長停滯,而且多數人都處在薪資較低的位置,意味著無法讓日子過得更好,甚至養家糊口都有困難。他們最合理的抉擇當然是“不結婚”和“不生小孩”,結果導致台灣生育率持續多年全球倒數。賴岳謙認為,低薪現象嚴重,正是造成台灣人才外流以及結婚率、生育率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還提到,加薪幅度大的集中在特定行業,形成産業不均的現象。以行業分析,2018年至2021年,島內加薪幅度較明顯的行業包括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印刷電路板、精密機械製造,加薪較少的是紡織、金屬加工等。台灣人力資源機構104人力銀行相關負責人判斷,台灣薪資水準呈M型趨勢,而且未來還會越發擴大。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陳立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