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影響,中斷3年的大陸短期生來台已於今年2月低調重啟,目前有近300名陸生入境台灣。台當局疫情指揮中心於2020年2月3日宣佈陸生“全面暫緩來台”,其中針對研修生(僅赴臺就讀一學期或一學年)的禁令,則直到2022年11月3日才由陸委會宣佈解禁。
據了解,至少有22所大陸大專院校發佈了2023年春季的赴臺交換通知,其中985、211類名校佔14所;一本、二本院校共8所。台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表示,這些開放春季首批來台交換生的都是“非常積極的學校”,因為從通知學生到報名、甄選的時間“相當短暫”。據已到世新交換的大連理工大學姜姓同學透露,當時從收到申請通知到報名截止,時間不到6小時。
為何2月就已重啟,近日才有消息曝光?據臺媒報道,主因還是兩岸學校都深怕受到兩岸政治起伏影響,只能選擇低調以對。台灣高教資訊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近來雖然已有近300名大陸短期生來台交換,但這嚴格説起來並非“破冰”,因為大陸學位生目前還無法來台,而研修生、交換生屬於兩岸“校對校”合作層級,被歸在大學自治範圍內,並沒有名額限制。魏佳卉認為,教育與觀光屬不同政策,且短期陸生來台由兩岸大學自行決定即可,不用上升到政府部門,因此容易達成。
島內某私立大學主管則表示,短期陸生來台雖屬兩岸“校對校”合作範圍,但陸生來台前需申請的一些證件還是得由大陸地方有關部門核發,大陸對此態度正面樂觀其成,“但也在看我們的態度如何”。考慮到目前的兩岸關係,大學對此事的態度都非常低調,因此目前短期陸生來台,只能先從小額逐步開放做起。
親自到機場迎接首批陸生的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透露,世新大學已有30多位大陸交換生、研修生來台,下學期秋季班招生“目前反應熱烈”。但是,目前島內短期陸生的規模,與全盛時期相比顯然仍不能同日而語。以世新大學為例,目前該校學位陸生約有90位,今年迎來約30名研修生與交換生,而在兩岸交流最熱絡時期,世新大學一學期就有近500名大陸研修生。
據了解,從2011年“陸生元年”起,研修生一直是陸生來台的主力,每年入境人數皆遠高於學位生,2011年迄今累計來台的研修生總數達20萬5276人次。研修生來台高峰在2015年達到3萬4114人,之後逐年減少,到2019年時仍有1萬6696人。中斷三年後,2022年第四季度僅22人次大陸研修生入境。
受少子化浪潮衝擊,加之教育資金短缺等問題,目前越來越多的島內高校面臨著“生存危機”。數據顯示,2022年島內共有19所大專院校新生註冊率不及六成,而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學校就有倒閉風險,招生難成為島內高校面臨的普遍性難題。過去四年間,已有6所台灣大專院校陸續吹響了“熄燈號”。
而大陸學生曾是台灣大專院校招生的穩定資源,2011年至2015年期間,陸生赴臺人數每年以三至四成的幅度增長。然而,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卻對在台求學的陸生百般刁難、差別對待,以致大陸教育部于2020年4月宣佈暫停赴臺就讀試點。目前在台灣就讀學位的陸生人數已接近“清零”,島內高教界對此十分憤慨。已經停辦4年的大陸高中畢業生什麼時候可以來台?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恢復大陸學位生是台灣大專院校界的共同期盼。台灣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則呼籲教育主管部門應主動遞出橄欖枝,吸引陸生來台,“陸生是兩岸的和平天使,來得越多對兩岸和平發展越有幫助。”【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