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性騷擾加害者要求“還我清白” 民進黨如何面對檢驗?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3-06-08 11:50:16

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民進黨當局禮聘為“資政”的“小英之友會”總會長顏志發被揭露涉性騷擾後,6日被迫撤回對受害者的刑事訴訟,但要求還其“清白”。以青年為主的多起性騷擾事件受害者能否得到真正協助,正在檢驗民進黨多年來高喊的性別平等主張的真假、虛實。

目前,民進黨內性騷擾事件累積近十起,最新個案是一位女性導演揭露前高雄市長陳菊的辦公室主任洪智坤涉嚴重性騷擾。輿論注意到,加害者群體多為該黨有一定權勢的人物,或該黨金主;出面指控者多數是內部普通工作人員,此前已嘗試循內部管道申訴,但“小蝦米”的聲音被淹沒在“大鯊魚”的官官相護之中。尤其諷刺的是,兩起廣受矚目的案例,壓制、霸淩受害者的涉事主管,分別是民進黨內號稱最支援性別平等的婦女部、青年部。

民進黨中高層先前包庇加害者、甚至霸淩受害者,已理虧在前。對於加害者擬動用法律訴訟手段,該黨主席賴清德日前稱“將嚴肅面對,不贊成用這樣的方式面對性(別)平(等)事件”。但是,先前遭指控的薛姓、蔡姓當事人即便面對高層勸阻、黨內青年群體抨擊,並未撤回“將對控訴者提告”的聲明。

有媒體人注意到,6月1日賴清德首次面對相關問題時的反應是冷漠拒答。伴隨一系列事件釀成輿論風暴、民進黨形象大為受創,他才轉變姿態,宣佈站在受害者一方,支援循合法管道保障個人權益。當下,該黨內部如臨大敵,無法確定還有多少因畏懼權力而沉默的受害者會再走出來發聲,負責性騷擾事件應對的民意代表無奈稱“案件越來越多”“很難止血”。

台灣輿論注意到,民進黨展開的危機處理手法之中,一個重要方向是把中國國民黨、民眾黨拖下水,打“泥巴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林靜儀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直説,加害者換到非民進黨的人之後,好像輿論討論的火就快熄滅了。

但這樣的意圖並未完全達成。一方面,性騷擾現象雖存在於社會各個群體,但這一輪被曝光的事件,絕大多數集中在民進黨內;另一方面,該黨一貫高調宣揚“性別平等”“社會正義”,但面對性騷擾醜聞,不少中高階官員未阻止惡行,甚至與加害者形成共犯結構。把其他政黨拖下泥潭,無法合理化該黨長時間以來應對性騷擾事件的失職、失能。

在距離2024年“二合一”選舉僅有半年的時間點上,一般民眾、支援者的失望或厭惡將是民進黨難以承受的重擊。曾擔任民進黨公職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就示警,處理不妥,可能讓該黨流失相當數量的青年、女性及中産階級選票。

台灣政治大學法律學者廖元豪撰文指,“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等台灣現有法規明訂,對於性騷擾事件的處理,不一定要(受害人)具體申訴,只要知悉嫌疑,就一定要採取立即有效的糾正及補救措施。如果(民進黨)漏洞更早補起、處理更積極嚴厲,加害人不至倡狂如此。

而今性騷擾醜聞仍持續曝光,民進黨難以約束內部加害者,反致力於拖其他政黨打“泥巴戰”,已遭重創的政黨形象顯然還要繼續向下沉淪,後續政治效應值得關注。 (記者 劉舒淩)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