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探訪網紅文物的出土地——安徽屯溪千年古村隆阜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資訊      2023-06-09 08:14:58

 探訪網紅文物的出土地——安徽屯溪千年古村隆阜

位於安徽屯溪隆阜老街的埠頭,聯通街區和江岸。劉浩 攝

  中新網安徽黃山6月8日電 題:探訪網紅文物的出土地——安徽屯溪千年古村隆阜

  作者 劉浩

  提起自己的家鄉,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隆阜老街的“95後”講解員劉聖琳很驕傲。

  “我們隆阜,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謂,兩漢之隆阜、唐宋之黎陽、明清之屯溪。

  談到當地的歷史文物、人文典故,劉聖琳如數家珍。

隆阜老街街區 劉浩 攝

隆阜老街街區。劉浩 攝

  劉聖琳説,隆阜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並非無稽之談。20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黃山屯溪國際機場的時候,曾發現有大量的西周時期墓葬文物,其中一件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院的雲紋銅五柱器,因形似現代的“路由器”而走紅網路。

  這件古代“路由器”究竟有何用途?自其出土以來一直沒有定論。但是它的出土之地,就在隆阜周邊,由此可見兩千年前,這裡已有人類活動,且有成熟的文明發軔。

  隆阜位於屯溪區新安江上游的橫江之濱,因商民船舶在此攏岸、商興物阜而得名。隨著徽商的興盛,作為徽州腹地的重要碼頭,隆阜呈現“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的繁華景象。

藏於安徽省博物院的“網紅文物” 圖片來源於安徽省博物院官網 攝

藏於安徽省博物院的“網紅文物”。圖片來源於安徽省博物院官網 攝

  隆阜村中老街緊鄰橫江,一共有3里多長,自西向東依次分為上、中、下三街,因此隆阜老街也有“三街五埠十八巷”之説。

  埠是指埠頭,直接連接街區和碼頭,在老街上每隔一段路都有一處埠頭。過去,江中往來的客商就是通過埠頭進入到街區內交易買賣和休憩娛樂的。因此,當地人説埠頭的數量越多,就説明碼頭的人流量越大,也越繁華。一般小的碼頭,最多只有1-2處埠頭,而在隆阜,這樣的埠頭至今還留存有5處,由此可以想見當年商業的繁忙。

  今年年初,隆阜老街被評為安徽歷史文化街區。

  行走在街區內,家家戶戶門口種植著各式的花卉盆栽,巷路整潔乾淨,村中的居民有的在江邊垂釣,有的含飴弄孫,生活愜意安然。

年輕人在隆阜一家庭院中游覽 劉浩 攝

年輕人在隆阜一家庭院中游覽。劉浩 攝

  隆阜老街不僅景色秀美,還有燦爛的文化氣息,隆阜歷代名人輩出,還因孕育出著名思想家戴震而獲得“千年隆阜戴震故里”之稱。

  清代戴震因在語言文字、天文地理、算學考證等多個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當前,隆阜還保存有戴震藏書樓,為“黃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4年,在紀念戴震誕生200週年時,戴氏族人戴繩武主動捐獻清代古民居搖碧樓,創辦“戴氏私立東原圖書館”,又稱“東原先生藏書樓”,專門收藏戴震生前著作手稿,甚至還有乾隆皇帝諭旨,其中有2600余冊比較珍貴的作品已調至安徽省圖書館收藏。

  近年來,黃山市、屯溪區兩級政府以“繡花功夫”對隆阜實施“微改造”提升,以“針灸”式手法推進管網改造、路面修復、歷史建築保護和不可移動文物修繕等工作,讓老庭院驚艷蝶變、老房子畫棟雕梁、老作坊煥發青春、老磚墻伸出新枝。

  通過微改造提升、微景區培育,隆阜村煥然新貌,老街區、埠頭、濱江棧道還成為遊客休閒觀光的新“打卡點”。

  未來,隆阜還將繼續聚焦千年曆史文化,打造成具有煙火氣息、文化底蘊和城市記憶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完)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