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外觀。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中新網杭州6月8日電 (童笑雨)6月8日,記者獲悉,從6月起,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將組織實施志願者招募、藏品尋訪、講解員比賽、打卡體驗等活動,集中面向社會推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位於杭州市之江文化中心,是浙江“十三五”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之一,是全國首座大型區域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産館。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內部效果圖。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浙江省的非遺保護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浙江有9項非遺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項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另有24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996項省級非遺項目。
作為非遺大省,浙江怎樣開先河,建設一個具有全國樣板的非遺館?6月7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大家談”圓桌會議在浙江杭州舉行。
智慧化場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芳表示,之江文化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文化綜合體,不僅是杭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地標,更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力量。“大家談”的“大家”有兩層意思,既有眾人的意思,也有專家的意思。希望通過此次圓桌會議,讓更多的人了解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和之江文化中心呈現的是專業、開放、多元的面貌,致力於與生活建立有效的連結。”
據悉,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將設置基本陳列、傳統工藝和傳統戲劇專題廳、傳統表演藝術廳、非遺數字與文獻中心,以及非遺美食體驗、非遺傳承體驗和臨展廳等版塊。此外,還有非遺衍生品、非遺拓展教室等空間分佈于各樓層。
目前,該館已徵集到藏品472件(套),材質涉及金屬、竹木、陶瓷、刺繡絲織、紙質等眾多門類,以及與非遺項目相關的文獻、音影像等藏品。
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開館的臨近,徵集工作正進入高峰,2023年藏品數量預計將突破2000件(套),到2025年藏品數量預計將突破3000件(套)。
其中,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一層的基本陳列空間,將展出一艘長21.5米、寬5.5米、高13米的舟山“綠眉毛”海船。這艘海船以國家級非遺項目“舟山傳統木船製造技藝”定制打造,既是這項技藝的實物展品,也是浙江海洋文化生活的展示空間。
回歸“生活”這一核心,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的打造目標。
未來,在該館,民眾不經意間可以遇到傳統藝術表演大咖、傳統工藝的國家級傳承人。他們將駐守在場館中,為觀眾呈現非遺沉浸式的體驗盛宴。
在該館的200人傳統藝術表演廳,將常態性地展演傳統表演藝術項目,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遊藝、雜技等。同樓層的傳統古戲臺,將輪番展演浙江58個傳統戲劇項目摺子戲。
此外,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將著力於數智化建設,通過智慧非遺館的建設,提升非遺館運作水準和公眾服務能力,致力於將其打造成“以人為本”,安全、綠色、有溫度、可持續的智慧化非遺館。(完)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