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胞“登陸”浙江打拼20餘年 感謝人生轉彎路口相助的人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涉台新聞      2023-06-09 10:31:09

台胞“登陸”浙江打拼20餘年感謝人生轉彎路口相助的人

王劉芳分享創業故事。 奉化區人民政府新聞辦供圖

中新網寧波6月8日電(記者 林波)“40歲到60歲,是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我有幸在大陸打拼事業,也努力回饋這座美麗城市帶給我的福氣。”6月8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舉行的“共用亞運 潮品奉化”暨“Fenghua Nice”海外傳播啟動儀式上,台胞王劉芳接受採訪時如是説。

“40歲,帶著工作攢下的5萬美元,從台灣飛到了寧波。”2001年,王劉芳從台灣來到寧波,開啟了“登陸”打拼的生活。

“當時我的客戶計劃來寧波北侖投資,問我是否能來設廠,為他提供配件。”彼時,王劉芳是一家台灣工廠的科長,在聽聞客戶的這番話後,他決心來大陸拼一把事業。

於是,王劉芳和另外一位志同道合的股東開啟了在寧波考察的故事。

抵達寧波便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去哪設廠。

“我們兩個先到北侖考察環境。那裏投資環境很好,但是囊中羞澀,花不起那麼多錢,就打了一輛計程車四處轉轉。”王劉芳笑著説,也正是這次打車經歷,讓他們找到了合適的設廠之地。

在交流中,“的哥”向他們推薦了江北洪塘,並告知他們這裡正在招商引資。

“一個陌生的計程車師傅也那麼友好地對待外地人,熱情幫忙,這讓我們很感動。”王劉芳表示,後來他們就在洪塘租了一個小廠房,開始了創業之路。

2013年,王劉芳從洪塘搬到了慈城。

“那時廠房還是租的。”由於事業進入穩定發展,王劉芳計劃紮根大陸,尋找合適的土地,建設屬於自己的廠房。

從寧波江北、寧海到嘉興海鹽,再到江蘇、安徽等地,考察了一圈的王劉芳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場地。

在迷茫和灰心之際,王劉芳在大陸的幾個朋友聽聞了此事,為他推薦了奉化尚橋,順利解決了他最大的難題。

這也讓他深感,大陸發展充滿了無限可能,尤其是寧波具備社會包容性強、政策透明度高、鼓勵創業優惠政策頻出等優勢,為台胞在當地創業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他在大陸發展打下了基礎。

2016年5月,王劉芳的工廠正式落地奉化尚橋。而他又遇到了一個新的難題,那就是員工通勤問題。

“有部分員工表示,尚橋比較偏遠,上班通勤是個問題。”就在王劉芳考慮解決問題時,奉化撤市設區,開始融入寧波生活區,高架和地鐵也先後延伸到了他所在的工廠,為他們解決了新的難題。

他説:“便利的高架道路、地鐵及高鐵,寬敞美麗的街道,時髦的商業廣場,文藝氣息濃厚的文化中心,近郊的旅遊景點等,每一處的變化都讓我為之震撼,也為其驕傲。”

誠然,在大陸的20餘年時間裏,王劉芳不僅成就了自身事業的發展,也有幸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非常感恩在幾個人生的轉彎路口都有人相助,讓我們可以落地生根、安居樂業。”如今,王劉芳在奉化開啟了事業的新版圖,他也希望以自身為例,加強台胞與大陸之間的聯繫,讓更多人走進大陸、了解大陸。

文章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姚思寒
台灣快評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