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安徽歙縣:多彩活動點亮“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資訊      2023-06-09 09:24:23

  安徽歙縣:多彩活動點亮“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發佈儀式現場 潘禎祥 攝

  中新網安徽歙縣6月8日電 (劉浩 葉智成)8日晚間,安徽省黃山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黃山市十大文物主題遊徑發佈儀式在黃山市歙縣徽州府衙舉行。

  多彩的霓裳華服、靈動的魚燈舞蹈、厚重的非遺文化,讓觀眾穿越悠久歷史,感知千年傳承。非遺夜市、青創市集等展銷活動,讓市民遊客體驗非遺製作的同時,暢享非遺購、探訪非遺味。

演員們在開展“徽州科舉——初登第”主題沉浸式巡街演出 葉智成 攝

演員們在開展“徽州科舉——初登第”主題沉浸式巡街演出 葉智成 攝

  綻放迷人光彩彰顯古建新活力

  “第一次來歙縣旅遊,住在九月徽州,正好趕上博物館奇妙夜活動,不虛此行!”來自山東的遊客程女士欣喜不已地説。

  “博物館奇妙夜——徽州科舉·初登第”是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系列子活動之一。今年年初,徽州歷史博物館創新推出“博物館奇妙夜”系列活動,依託博物館文物和場地優勢,將徽州千年曆史文化融入特色遊戲活動中,寓教于樂的交流方式廣受好評。

非遺技藝展示 潘禎祥 攝

非遺技藝展示 潘禎祥 攝

  “我們按照修繕項目為牽引、活化利用為重點、融合發展為突破的工作思路,既合理保護和管理,也適度挖掘和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歙縣文物事務中心副主任周虎説。

  數量多、分佈廣是歙縣古建的重要特徵。近年來,歙縣通過項目引領、修繕保護、業態打造等方式實施徽州古建保護利用工程,先後爭取和整合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國保省保集中成片文物保護工程等項目以及專項補助資金2億多元,有效實施了徽州古城和古鎮、古街、古村落綜合整治,推進國保單位許村古建築群等1000多處文物古建築的保護和利用。

非遺技藝歙硯雕刻 潘禎祥 攝

非遺技藝歙硯雕刻 潘禎祥 攝

  連接現代生活續寫非遺新故事

  歙縣作為徽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精巧的民間技藝、精緻的工藝美術、精彩的戲劇曲藝,蘊含著古徽州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精髓。

  “我們希望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為契機,集中展示歙縣文遺保護傳承的新成果、新進展,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切實讓非遺文化以嶄新的面貌煥發生機。”歙縣文旅體局非遺股相關負責人説。

  近年來,歙縣認真履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持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保護、傳承、利用。

  目前,歙縣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項,省級24項,市級64項,縣級170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1人,省級51人,市級289人,縣級549人。2018年,歙縣入選全國非遺保護觀察點,是安徽省唯一入選的觀察點。

歙縣魚燈表演 劉浩 攝

歙縣魚燈表演 劉浩 攝

  走向人間煙火打造文旅新名片

  活動現場重點推出了黃山市十大文物主題遊徑。線路串聯推薦40道徽州美食、24家徽州名宿、24家徽州精品民宿等要素,涵蓋世界遺産、足跡黃山、新安畫派等10個主題。

  據悉,作為此活動的承辦方,歙縣始終致力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徽文化·大地藝術季”農文旅新品牌,打造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圍繞徽墨、歙硯、魚燈、剪紙等優勢非遺資源,陸續打造了徽州歷史博物館、非遺展示館、版畫館等非遺研學基地。

  “下一步,歙縣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特色非遺旅遊文化品牌為抓手,全力提升徽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滿足遊客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體驗和需求。”歙縣文旅體局局長吳炯説。(完)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