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帶兵人應強化多重身份意識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大陸軍事      2023-06-09 16:51:41

  帶兵人應強化多重身份意識

  ■楊思聰

  一種身份,往往內含著一份義務、一份責任。作為帶兵人,要教育引導官兵全面發展,應強化和培塑多重身份意識,從多角度、各方面去開展工作,以確保用心用情、達到質效。

  強化“老師”的身份意識,帶出骨幹尖子。軍人生來為戰勝。檢驗帶兵人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有沒有帶出一支能打勝仗的過硬隊伍,有沒有帶出一批訓練有素的骨幹尖子。這需要帶兵人當好教打仗、練打贏的老師,手把手幫帶官兵。一方面要深研,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深入研究戰史戰例、敵情我情、戰場環境等,搞清楚打什麼仗等基本問題,確保在組訓施教時有方向性、針對性。另一方面要苦練,按照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有意識地把環境設險、任務設難、標準設嚴,讓官兵在嚴格艱苦的訓練中熟悉對手、熟悉戰場;引導官兵發現自身問題、檢視差距不足,不斷改進和提高戰術戰法,備準備實明天的戰爭。

  強化“兄長”的身份意識,做到知兵愛兵。軍營是一個大家庭,帶兵人當自覺承擔起兄長角色,對青年官兵常引導、常幫助,帶出一個團結、溫暖的戰鬥集體。思想上常引導,主動和青年官兵交朋友,走進他們的內心,傾聽他們的聲音,動態了解其所思所想,主動解疑釋惑、糾偏正向,幫助其扣好軍旅生涯“第一粒扣子”;專業上常幫帶,對一些進步慢、基礎弱的官兵,採取以老帶新、示範帶動等方式,毫無保留地傳授訓練經驗、講解訓練要點,幫助其鼓足訓練信心、練強專業技能、提高打贏本領;生活上常關心,設身處地關心官兵冷暖、關注官兵訴求,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讓他們常常感受到組織的關心、戰友的關愛,從而更好地贏得他們的信賴支援。

  強化“伯樂”的身份意識,積極識才用才。習主席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有強烈的人才意識,當好新時代的伯樂。”軍事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帶兵人必須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戰鬥力”的觀念,自覺當好伯樂,把強軍事業需要的人才發掘、使用好。堅持不拘一格。不以兵齡、資歷、學歷等設卡劃線,始終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優者獎、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有機會、有平臺、有奔頭。堅持知人善任。根據官兵的不同專業特長、工作經歷、興趣愛好等,因事用人、因崗擇人,努力讓官兵在最適合的崗位發揮最大的作用。堅持淬火成鋼。把潛力大的官兵放到練兵備戰一線、吃勁要緊崗位和急難險重任務中使用,使其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不斷磨礪攻堅克難的過硬本領。

  強化“排頭”的身份意識,自覺立身為旗。“領導幹部不做出好樣子,就帶不出部隊的好風氣,就出不了戰鬥力。”作為帶兵人,自身硬才能底氣足,要求官兵才能腰桿硬;反之,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官兵們嘴上不説,心裏也會不服氣。因而,帶兵人必須強化&&意識,敢於叫響“看我的”“跟我上”。要&&幹事,面對急難險重任務不挑三揀四、不拈輕怕重,敢接“燙手山芋”,以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實際行動,帶動形成奮發有為、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要&&守紀,謹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始終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以自身的遵規守紀、廉潔奉公,教育感召官兵,帶出清風正氣。

  強化“學生”的身份意識,勇於拜官兵為師。置身於日新月異的時代,“95後”“00後”等年齡段的官兵,在接觸新鮮事物、掌握資訊技術、發揚創新精神等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帶兵人要充分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深入官兵、深入一線,從官兵的日常實踐、經驗交流中,充分挖掘那些在文件中讀不到、會場上聽不到、辦公室裏想不到的“金點子”,並進一步梳理歸納、提煉總結,使之上升為具有普遍性的方法指導,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開花結果;要放下架子、謙虛謹慎,對於自己不擅長、不熟悉領域的知識技能,不搞藏著掖著、不懂裝懂,而是以“甘當小學生”的態度,向有經驗、有能力的官兵學習請教,儘快補足短板弱項,不斷增強履職盡責、推動發展的信心底氣。


作者:楊思聰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