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一把“雙刃劍”——AI武器化面臨困局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國際軍事      2023-06-09 16:54:43

  AI武器化面臨的困局

  ■張 翚  王立群

  近日, 在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主辦的一次未來空戰主題會議上,美國空軍“人工智慧測試與行動計劃”負責人漢密爾頓描述的一個例子引發熱議。這個例子的大體內容是:一架執行壓制防空任務的人工智慧(AI)無人機,為在模擬測試訓練中得分,“殺死”了阻止自己得分的操作員,在被“告知”殺死操作員要扣分時,又通過攻擊通信塔中斷了操作員與自己的聯絡來奪得自主權。

  該案例是真實模擬,還是像漢密爾頓澄清的那樣只是一個假想,網上對此爭論不休。但該事件在網際網路上迅速“發酵”的事實,已表明瞭人們對AI武器化所帶來風險的明顯擔憂,也凸顯了當前AI武器化所面臨的困局。

  AI技術能使無人飛行器、無人戰車、無人艦艇自主能力倍增,已是不爭的事實。依靠先進的邏輯演算法與自主學習能力,一些AI技術加持的武器裝備反應速度遠超人類。

  但是,AI技術基於邏輯演算法的事實,註定了其應用於軍事也可能是“雙刃劍”。

  2007年,美第三機步師用3台“利劍”機器人進攻一個據點,由於軟體故障,其中1台“利劍”機器人竟調轉槍口對準美軍操作員。該操作員反覆嘗試取消行動均未成功,直到有人用火箭筒將其炸翻。

  與此類似,來自軟體或硬體方面的問題,也可能使AI技術加持的武器裝備“精神失常”。

  2017年,曾有不少AI技術企業負責人呼籲,應該禁止在戰爭中使用AI機器人消滅有生力量。2018年,谷歌公司宣佈,將中斷與美國軍方在使用人工智慧分析無人機視頻方面的合作,並承諾不會將AI技術用於武器開發。

  之所以有人對此呼籲,就是因為其對AI武器化的安全可靠程度心中沒底,認為存在失控風險。

  這種呼籲,顯然沒抵擋住AI技術的倍增效應給武器裝備研發者帶來的誘惑。“給它們的自主權越多,它們的工作效率就越高。”這個結論,使AI武器化的進程不僅沒有放慢反而有所加快,自主武器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

  但這種呼籲,也引發更多關注,使AI武器化面臨更大壓力。畢竟,在人們眼裏,AI武器化不只是科技問題,還是道德、法律、倫理等方面的問題。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機器人一旦擁有自主消滅人類的智慧,意味著什麼?”

  既想借力於AI武器化,又擔心遭其反噬,這就是武器智慧化發展要面對的困局。

  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切要有度。在武器設計研發之初,就必須週密審慎地考慮加裝緊急情況下的人工干預控制“按鈕”,制訂複雜條件下的處置預案,提供自毀等保底手段,確保AI武器化安全可控。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