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于6月9日至18日舉辦。今年是上海國際電影節誕生30週年,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將中國電影推至國際前沿,融通中外,文化互鑒。因疫情延期1年後,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全板塊完整回歸線下,開啟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的“雙向奔赴”。在6月17日的頒獎典禮上,各大獎項也都有了歸屬。在十天時間裏,中外影人與電影佳作匯聚,在一個更廣闊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上共襄光影盛會。
圖為演員胡歌和大鵬同獲最佳男演員獎。圖/視覺中國(來源:中新網)
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6月17日晚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日本影片《658公里、陽子的旅途》包攬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女演員3項大獎。西班牙影片《遺跡的聲音》斬獲評委會大獎和最佳攝影。最佳男演員誕下“雙黃蛋”,中國演員胡歌和大鵬同時獲封“影帝”。
此外,劉伽茵憑藉《不虛此行》獲頒最佳導演;《尋她》(中國)獲頒藝術貢獻獎;《土狼的四個靈魂》(匈牙利)、《焦慮貝魯特》(約旦/黎巴嫩/卡達/西班牙)分別奪得最佳動畫片、最佳紀錄片;《故園》(俄羅斯)、《追尋那只鳥》(冰島/加拿大)分獲最佳真人短片、最佳動畫短片。
相關連結:
第25屆上影節金爵獎揭曉 《658公里、陽子的旅途》包攬3項大獎
《巨齒鯊2:深淵》在上海舉辦新聞發佈會,導演本·維特利攜主演傑森·斯坦森、吳京等亮相。康玉湛 攝(來源:中新網)
國際電影展映板塊放映逾400部影片,以不同的形態、類型、風格、題材,呈現全球化語境下電影藝術的豐富表達。
如“中國當代藝術電影展”精選近10年華語藝術片的代表作,展示中國電影在藝術探索上的創新發展;“華納百年”“東映動畫”“侏羅紀電影系列30週年”等特別策劃選題,在細分圈層激起影迷共情;“地球村”單元首次聚焦西班牙影片,並將放映德國、義大利、日本、印度等國的電影新作。
相關連結:
“一帶一路”電影周閉幕式現場。(圖片來自上海國際電影節)
6月13日晚,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閉幕儀式在浦東美術館舉行,揭曉今年“媒體關注電影人”“媒體關注影片”以及“最受觀眾喜愛影片”等多項榮譽的歸屬。以色列導演、編劇米哈爾·維尼克執導的以色列電影《瓦萊裏婭要結婚了》,根據觀眾投票奪得最受觀眾喜愛影片的榮譽。其本人則獲頒媒體關注電影人。另一名媒體關注電影人獲得者為匈牙利影片《六周》女主角卡特琳·羅曼。另外,現場頒出的兩部媒體關注影片分別為克羅埃西亞影片《安全領域》,以及中國導演鄔浪的處女作《雪雲》,該片也是本屆“一帶一路”電影周的開幕影片。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也是“一帶一路”電影周舉辦五週年。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活動展現各國繽紛的文化、多元的文明,20部優秀新影片與觀眾見面,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土人情,在電影文化的交流互鑒中體會世間百態,讓每一位觀眾感受文化的碰撞、藝術的回味與心靈的共鳴。
相關連結:
科幻電影周圓桌論壇現場。上海國際電影節供圖(來源:中新網)
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郭帆、王紅衛、陸川、張吃魚等人齊聚“科幻電影周”,組成了中國科幻電影年度最強陣容,當這些人聚在一起,會有哪些火花?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又帶給科幻電影哪些可能?當現實比科幻還科幻的時候,科幻電影路在何方?
“工業化的3.0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它在很多方面都在革新我們對未來影視的創作、製作的深入理解”。面對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郭帆也感到了“焦慮”,“顛覆式的技術已經出現,通過一段文字描繪出整個場景,甚至在手機上難以分辨它是不存在演員、不存在拍攝的視頻”。郭帆期待,未來能有各種類型和探討方向的科幻片出現,讓科幻電影真正“立起來”,與今天的觀眾達成“觀影契約”。
相關連結:
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來源:央視網)
從電影工業的多樣化人才需求入手,從成長的不同階段介入,上海電影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階梯型新人培育體系,一撥撥新人在這裡打開了電影世界的第一扇門。目前,上影節的人才培養計劃已經孵化出多部優秀作品。其中72部參與各大電影節展,44部入圍A類電影節,63部影片實現了海內外院線上映。一大批中國電影的新生力量正逐漸走向成熟。
青年影人是行業的創新引擎,也是中國電影的未來和希望。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精彩紛呈,離不開中國電影市場強勢復蘇、重煥活力的支撐。本屆電影節,包括入圍金爵獎五個單元的17部中國影片在內,共展映了75部中國影片。電影節開閉幕影片分別是《我愛你!》和《熱烈》。這也表明,中國電影人用光影寄託的美好情感。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我們的電影事業一樣,不斷煥新,不斷生長。
相關連結:
(資料綜合中新網、央視網、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