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一帶一路’為共建國家發展繁榮注入動力”(共建“一帶一路”)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3-06-26 14:11:49

伊拉克哈法亞油田中心處理站遠景。

艾哈邁德攝

伊拉克哈法亞油田位於伊拉克南部米桑省,是該國七大巨型油田之一。油田目前年産油2000萬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在海外最大規模的作業者項目,為保障伊拉克能源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伊拉克中國友好協會主席海德爾·魯拜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伊中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企項目為伊拉克恢復經濟和民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伊拉克要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日前,記者前往油田採訪。廣袤的田野裏,鑽機正在緊張作業。數十米高的作業平臺上,起吊機緩緩將鑽桿從地下拔出,兩名工人正清除淤泥並仔細查看井口情況。實施作業的大慶鑽探公司鑽井隊長王剛説,這口井設計深度3300米,鑽井需要下3層套管,層層加固。目前進行的作業是起鑽,準備下第三層套管。

在這座鑽井旁,每隔20米整齊排列著6口井。管件和閥門組合成十字形或F字形。“別小看這些井,地面上看起來平淡無奇,地下情況卻是錯綜複雜。”陪同採訪的中石油哈法亞公司副總經理何艷輝説。

據介紹,哈法亞項目所在的油田早在1976年就已被發現,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地質條件複雜,伊拉克政府一直未對其進行開採。2009年,中石油聯合多家國際和本地能源企業,在伊拉克戰爭後舉行的第二輪國際招標中,成功中標哈法亞油田項目。中石油是油田開發的作業者。

中石油哈法亞公司總經理方甲仲介紹,哈法亞油田是典型的巨厚型碳酸鹽岩油藏,自上而下發育多套油藏,各油藏儲層特徵差異大,油藏岩石及流體的類型多樣。中方多家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攻關,開展了理論和實踐創新。2019年,以哈法亞項目為主的“中東巨厚複雜碳酸鹽岩油藏億噸級産能工程及高效開發”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方甲中舉例説,多井型立體井網開發模式體現了中方的技術和管理實力。在較短距離內,項目實現了多口油井密集排列。油井在地下深度多達數千米,有的是垂直井,有的是水準井,還有的既有垂直井也有水準井,縱橫交錯,必須確保互不干擾、互為補充。

在鑽井平臺另一側,作業産生的泥漿正通過管道排放到一個池塘裏。何艷輝介紹,池塘四週用堅固的防滲薄膜做底,泥漿自然蒸幹後將進行回填,再用防滲薄膜和浮土密封保存。這樣可以完全阻斷鑽屑及鑽井廢棄物對地表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伊拉克貿易部負責對外經濟合作的官員安瓦爾·巴赫德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伊拉克迫切需要油氣投資,中方在哈法亞項目建設中為當地發展帶來福祉。伊中能源合作前景廣闊。”他強調,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為共建國家和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伊拉克有識之士自發組成了“共建‘一帶一路’與法奧港民眾行動”團體,經常組織宣介活動,推動伊中加強全方位合作。他表示:“伊拉克要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以更好應對自身挑戰。”

魯拜伊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伊拉克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日益深入。“‘一帶一路’為共建國家發展繁榮注入動力,伊拉克各界期待抓住中國發展機遇。”

“為解決當地民生問題作出突出貢獻”

登上哈法亞項目天然氣處理廠項目主控室露臺,廠區的冷卻塔、脫硫塔、儲氣罐林立,锃亮的不銹鋼管壁在陽光下熠熠發光。項目駐天然氣處理廠代表陳文昱説,目前,該項目的建設已經完成90%,預計今年9月將機械完工,年底前點火。

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是伊拉克各方關注的工業重點項目。何艷輝説,他不久前赴巴格達參加了伊拉克總理蘇達尼召集的會議。蘇達尼強調,伊拉克油氣資源豐富,每年卻有大量天然氣白白燒掉,面臨著缺電少氣的局面,不得不從鄰國進口天然氣。伊拉克希望與各方夥伴加強合作,提升天然氣處理能力,改善經濟民生。

石油開採過程中會産生大量伴生氣,但由於天然氣處理投資巨大、週期長、技術難度大,在伊拉克油田開採過程中,大量伴生氣被直接燃燒處理,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中石油哈法亞項目在開發初期就將部分生産的伴生氣輸送到當地卡哈拉電廠,使其成為伊拉克第一個有效利用伴生氣發電的電廠。從項目啟動至2022年第一季度,已向卡哈拉電廠輸送伴生氣超過50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當地燃料不足、電力緊張的問題。

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投産後,將成為伊拉克歷史上首個成規模的油氣聯動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近3萬噸,生産的液化石油氣每年可實現5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滿足當地400萬戶家庭用電。

近日,伊拉克副總理兼石油部部長哈揚和電力部部長澤德等專程到中石油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參觀。哈揚表示:“中石油積極克服困難,穩步推進天然氣處理廠建設,為解決當地民生問題作出突出貢獻。希望項目儘快建成,早日解決當地能源短缺問題。”

“成為我們鍛鍊才幹、相互交流的家園”

“使用滅火器要記住四個步驟——拔掉保險栓、瞄準起火點、按壓滅火器手柄、均勻移動掃滅火焰”……中石油哈法亞油田營地培訓中心的教室內,伊拉克青年正在接受安全培訓。“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來説,培訓機會十分難得,能幫助我們儘快提高技能,為未來個人發展打好基礎。”學員阿裏表示。

為促進本地就業,助力伊拉克人才培養,中石油哈法亞公司已先後組織3批大學生培訓項目,培養高素質石油人才260余人。目前進行的第四批伊拉克青年培訓項目共有150名學員。他們將接受為期18個月的培訓,包括英語、電腦操作、石油行業規範、財務及商務基礎知識等,隨後再根據崗位需求安排實訓。據介紹,前期接受培訓的不少學員已成長為部門主管和項目主管。

第四批伊拉克青年培訓項目還入選了中國共青團中央和國資委等共同發起的“築夢絲路”青年發展計劃2023年度重點項目。該項目引入富有特色的“師帶徒,傳幫帶”機制,組織中外優秀青年交流工作技能和成長經歷,建立青年夥伴關係,促進跨文化交流。

“我來公司工作時,這裡還是一片荒漠。現在,營地綠樹成蔭,建築整齊有序,還建成了一個小機場。公司員工來自數十個國家,這裡成為我們鍛鍊才幹、相互交流的家園。”哈法亞公司人力資源部員工管理負責人阿裏·納西爾告訴記者,公司現有1600多名伊方員工,本地化率超過80%。營地成為伊拉克當地學生教育活動的實踐基地,不少大學生還把這裡選為拍畢業照的打卡地。

哈法亞油區的哈維則濕地,是伊拉克唯一受《濕地公約》保護的濕地,生態環境高度敏感。哈法亞油田嚴格執行環保品質標準,減少人為活動帶來的污染,促進濕地生態良性迴圈,有效保護了候鳥棲息生活的樂園。

為社區居民提供食物,幫助維修道路,建設橋梁、涵洞、高壓線、溝渠等基礎設施;為當地學校捐建活動房、提供校車和學習用具;為當地社區診所捐贈電器、傢具……中石油積極參與當地社會公益事業。米桑省省長阿裏·達瓦伊表示,中石油在助力公益事業、提供就業、促進民生福祉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積極拓展了伊中傳統友好和務實合作。

(本報伊拉克巴士拉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6日 03 版)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姚思寒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