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澳大利亞允許美國擴大利用和升級其北部4處空軍基地,美軍潛艇可更頻繁、更長時間訪問澳西部1個軍事基地。美國承諾增加在澳駐軍,加強水面艦艇、巡邏機與核潛艇的輪換力度,增加對澳軍事基礎設施投資。雙方表示,將強化兩國在雙邊、美英澳三邊、美日澳三邊,以及美日澳印四邊機制的合作。雙方特意提到,兩國將與該地區其他國家建立更深層次的安全關係,特別是與日本的安全關係。
此次美澳“2+2”對話的一個重要突破體現在裝備研發領域,美國承諾通過多種舉措幫助澳大利亞提升國防生産能力。美國防部長奧斯汀稱,美將在2025年前幫助澳大利亞生産制導式多管火箭彈系統,並通過簡化流程,讓其優先購買彈藥。澳國防部長馬爾斯稱,此舉旨在“打造本國制導武器和爆炸武器産業”。法新社稱,美幫澳打造本土導彈工業,可在未來有需要時,確保美軍獲得可靠的武器供應渠道。
據悉,美澳討論了“奧庫斯”協議推進情況。根據該協議,美英兩國應協助澳大利亞打造核潛艇部隊。美將向澳大利亞轉讓155毫米榴彈炮技術,並使澳大利亞能夠對美制MK-48重型魚雷及“標準-2”防空導彈進行維護、檢修和升級。評論稱,根據美澳協議,美國不僅大方允諾本國軍火巨頭赴澳設廠,而且非常著急推進産能落地,體現了美澳軍事關係再度升級。
澳大利亞在《國防戰略審查》報告中,提出建立“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在戰略環境因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而變得更具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必須推動國防創新體系轉型,為國防軍提供關鍵能力。通過建立該機制,澳大利亞國防部將召集全國創新人才,與産業界和學術界合作,加速推動國防科技的研發與突破。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理查德·馬勒斯表示,當前,澳大利亞對重大衝突的預警能力不足,這使得國防技術研發成為優先事項。“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將解決澳大利亞面臨的部分緊迫問題。發展新興的顛覆性技術對未來作戰至關重要。“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將首先考慮軍隊的最高優先事項,儘快為軍隊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援。
從研發投入看,澳軍方稱,美國將其軍事預算的13%用於國防研究,英國為7%,澳大利亞目前僅為3%。為此,澳大利亞須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據澳媒報道,澳大利亞政府計劃未來4年為“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投資7.48億澳元(約合5.08億美元),在未來10年為該機制投資34億澳元。這比澳大利亞國防部此前為未來國防創新所規劃的投入增加5.91億澳元。
馬勒斯表示,“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的研發重點是高超音速、定向能、量子技術、資訊戰和遠端火力等。以遠端火力為例,目前澳大利亞國防軍遠端打擊能力設定為40千米,而《國防戰略審查》報告要求澳軍能夠精確打擊500千米以上的目標,並在澳北部各地建立和部署由一系列軍事基地組成的軍事打擊網。
從推進情況看,澳媒報道稱,當前“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的首要任務是促成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加入,加速建立澳大利亞國防部與其的合作機制。分析人士表示,未來,澳大利亞或將以“先進戰略能力加速器”機制為依託,加緊落實《國防戰略審查》報告有關構想,通過進一步強化與民間科研部門合作,大力發展遠端打擊和水下作戰等“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提高陸、海、空、天、網等領域的實戰能力,此舉或將對地區安全形勢産生負面影響。
美國國防部一名高官表示,美已將印太戰區鎖定為全球首要戰區,並計劃將澳大利亞打造為持久堅固的後勤保障基地,這是美國提升地區存在與戰略威懾的基礎。未來,美澳軍事合作的潛在負面效應或將持續發酵。
澳大利亞將在新版《國防戰略評估》報告指導下,發展遠端打擊能力。無論是斥鉅資採購20架C-130J運輸機和220枚戰斧導彈,還是同意美在澳部署可攜帶核彈頭的B-52轟炸機,以及未來在美協助下建立導彈生産體系,都是其作戰力量建設“進攻性”一面的體現。
未來美將以澳大利亞為支點,在第二島鏈分散部署兵力,加強彈藥儲備,擴散導彈技術。如果澳大利亞甘願被美國打造成“軍火庫”,未來很可能陷入“犧牲自身利益來支援美國利益”的戰略困境。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