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鄰為壑惡化地區局勢,妄圖干涉台海

日本以鄰為壑惡化地區局勢,妄圖干涉台海
日本防衛省發佈了2023年版《防衛白皮書》,提出了重點發展的七大防衛能力。新版《防衛白皮書》總體延續去年底修訂的國家安保戰略等“安保三文件”基本思想,進一步渲染鄰國“軍事威脅”,人為塑造“生存危機”輿論環境,意在為日本擺脫“專守防衛”束縛,發展進攻性軍事力量尋求藉口,其安全戰略和防衛政策正迎來二戰後最大轉向。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鼓吹,要阻止台海發生戰爭,台灣必須要有嚇阻能力,包括:有實際軍備的嚇阻能力、有民眾認同的動武意志,以及讓對手充分了解己方嚇阻能力等三部分。除此之外,麻生太郎還聲稱台灣要有打仗的心理準備,並且讓大陸知道台灣有可能動用武力。

  對此,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駁斥,這是不自量力,胡言亂語。同時,這些説法干涉中國內政,破壞台海穩定,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內政。如果日方一些人執意把中國內政事務同日本的安全保障捆綁在一起,將再次把日本帶入歧途。

364720_810x600c

  島內國際政治專家賴岳謙怒轟,日本在佔據台灣前期,屠殺了數萬台灣人,之後鎮壓、對台灣人實施高壓統治,到了後期,依然實施差別待遇、把台灣人當二等公民。麻生太郎不僅沒有為過去日本統治者欺壓台灣人一事道歉,還大搖大擺地鼓勵台灣要發展武力、準備戰爭,他實在非常沒禮貌,“可惡至極、壞透了!”

  台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麻生太郎要台灣建立嚇阻能力,其目的就是要台灣自己保衛自己,千萬別拖日本下水。他的言論就像美國政客一樣,只是設定台灣為戰場,藉以耗蝕大陸力量。文章認為,兩岸應該是政治解決,而不是軍事解決。台灣能對大陸做什麼嚇阻?美日希望台灣擺出不惜全島成焦土,以達到嚇阻大陸的效果,這是兩岸雙輸,美日漁翁得利。

欲先發制人的野心暴露無遺

  近期,日本新版白皮書更是顛倒黑白,宣稱“日本在戰後堅持走和平國家道路”,並反咬指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對其構成安全威脅。白皮書專題介紹了周邊國家的軍力發展情況,強調日本“正面臨戰後最為嚴峻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為此日本有必要“不斷提高威懾力”。

  去年底日本政府發佈“安保三文件”,將中國視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新版白皮書沿用此説法,將之前的“中國軍事威脅”由“強烈擔憂”上升為“最大的戰略挑戰”。在32頁的摘要中,中國被反覆提及60余次,並妄稱“國際社會對台海問題的關注正在迅速升高”“日本將通過提高威懾力,遏制中國單方面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決心”。新版白皮書將俄羅斯視為“安全保障上的強烈擔憂”,認為由於俄烏衝突長期化,俄常規戰力大幅衰退而加深對核戰力的依賴,並加速向遠東地區部署最新裝備,極大危害日本安全。

  新版白皮書惡意揣度中俄軍事合作,認為中俄兩軍在日本週邊聯合巡航,“明顯是針對日本的示威行動,是安全上的重大擔憂”。對於朝鮮半島核問題,白皮書定義其為“相比以往是更加重大且緊迫的威脅”。總之,日本大肆渲染周邊“軍事威脅”,認為因“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嘗試”,國際社會迎來了“戰後最大的考驗”,並進入新的“危機時代”。

  日本政府渲染地區緊張局勢,虛構“非安全”的戰略環境,真實意圖不過是爭取國內民意支援,為加快軍事擴張鬆綁、擺脫戰後束縛,尋找“正當”藉口。“安保三文件”明確,要加緊打造以“防區外防衛能力”為代表的先發制人能力,從而徹底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束縛。

     新版白皮書除延續上述三份文件、重彈地區安全威脅的老調外,專門拿出三章篇幅對三份文件逐個進行政策解釋,“合理化”擴軍備戰尤其是先發制人主張,這意味著日本安全戰略和防衛政策正迎來二戰後最大轉向,並朝著錯誤的方向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明確了打造不容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安保環境、與同盟國合作應對以武力改變現狀的情況企圖、遭到侵略情況下日本將負起主要責任等三大防衛目標,並提出要通過“日本自身防衛體制”“日美同盟”“安全保障合作”等途徑實現上述防衛目標。

     白皮書還明確要“從根本上強化防衛能力”,計劃未來5年防衛預算總額相比此前5年大幅增加至43.5萬億日元,重點發展防區外防衛、綜合防空反導、無人防衛、跨域聯合作戰、指揮控制與情報、機動部署與國民保護、可持續運用與生存等7個方面的能力。

0UNUJn677O

     值得關注的是,防區外防衛能力要求發展遠超日本自衛所需的中遠端彈道導彈和高超聲速武器,如研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改進型12式岸艦導彈,採購“戰斧”巡航導彈等,這將進一步架空和平憲法,使日本成為“能戰國家”。

  新版白皮書認為烏克蘭遭到“進攻”的原因在於威懾力不足,主張有必要基於威脅建設防衛力量,確保擁有“反擊能力”,這將是阻止敵方入侵日本的關鍵。白皮書解釋所謂“反擊能力”,是指日本決定擁有和允許攻擊敵方導彈發射基地等能力,這不僅是防止敵方再次攻擊,也意味著要“通過強化威懾讓敵方放棄攻擊的念頭”。針對行使可能被國際法與日本和平憲法所禁止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白皮書明確,“在遵守將攻擊嚴格限定於軍事目標的國際法前提下,針對個別具體狀況作出判斷”。

  近年來,日本以周邊安全威脅為藉口,不斷增加防衛預算,修改防衛政策,謀求軍力發展,逐步“蠶食”並突破和平憲法約束,在軍事擴張和先發制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引發國際社會強烈擔憂。

src=http _x0.ifengimg.com_res_2021_E2F9DA59CF33C6F3CD99DD8567836C926B02DF23_size208_w1080_h633.jpeg&refer=http _x0.ifeng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

  “隨美起舞”,大搞陣營對抗。近年來,美國居心叵測地將中國定位為“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並要求盟友日本與自己保持戰略一致,發揮“力量倍增器”作用。岸田政府則積極跟進,將強化日美同盟作為國家安全保障的核心,積極回應美國的大國競爭和印太戰略要求,大肆炒作烏克蘭危機等地區敏感熱點問題,以服務於美國推動陣營對抗的“新冷戰”佈局需要。這些都反映出日本國際秩序觀和國家安全思維極度扭曲,暴露其謀求掙脫“戰後體制”、爭當“政治大國”的危險性。

  “賊喊捉賊”,惡化地區局勢。新版白皮書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刻意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反映出日本防衛政策視中國為主要“對手”甚至“威脅”的定位已趨於固化,也進一步暴露其“以臺制華”的戰略企圖。日本相關謬論和野心正在不斷推升亞太冷戰化氛圍,或將誘發螺旋式軍備競賽,極大危害地區安全穩定。鋻於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歷史,日本近期一系列動向所體現的擴軍備戰野心,再次引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警惕。


     來源:中新網、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