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7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舉行。本屆文博會秉持“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展出面積達10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屆。本屆文博會更加聚焦科技賦能文旅産業,首次設立數字文旅主題館,眾多數字科技頭部企業紛紛帶來了基於“元宇宙”打造的全新文旅及休閒生活場景,全方位展示數字科技賦能文旅産業發展新趨勢。
福建文創品吸引參觀者。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推動兩岸文旅經濟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
台灣法藍瓷展區吸引小朋友參觀。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其中,本屆文博會主展館面積8.5萬平方米,設置數字文旅館、智創生活館、潮起東方館、跨界潮玩館和廈門潮·生活館,涵蓋“文化旅遊”、“工藝美術”、“數字影視”、“創意設計”四大專業板塊,突出兩岸互動、數字創新、産業發展、文旅消費等內容。策劃舉辦主旨論壇、資本項目對接、平行論壇、專業賽事等30余場精彩活動。兩岸各地將推出一批重大文旅産業合作項目簽約,助力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台灣大師工藝館吸引市民參觀。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聚焦兩岸文化交流及産業對接,總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屆。台灣地區報名參展展位883個,覆蓋台灣地區九市九縣,是參展台灣機構數量最多、比例最高的一屆文博會。
台灣文創品吸引參觀者。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本屆文博會持續打造台灣生活展區,匯集台灣縣市館、法藍瓷展區、台灣大師工藝館、台灣青年新銳設計展等多個主題展區,台灣亞太文化創意産業協會、台灣工藝發展協會、台灣茶協會、台北市工業設計發展協會等文創協會組團參加,集中展示台灣茶、漆藝、少數民族工藝、設計IP、文旅消費品等多元內容。其中,“台灣大師工藝館”匯集了8位台灣工藝大師、漆藝大師及10多家企業的匠心之作。
今年文博會升級打造台灣樂購節,匯集各具特色的台灣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圖騰以及文創禮品,如擬真獸牙角飾品、梨山高山茶、手工鳳梨酥、“金門一條根”等。
市民在數字文旅主題館體驗“元宇宙鼓浪嶼”。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設立5000平方米的數字文旅館,匯集百度科技、咪咕文化、雲從科技、阿裏元境等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文化企業,集中展示“文化+科技”“文化+數字”等文旅數字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新成果。百度科技展示百度希壤、百度智慧雲及馬拉松元宇宙,雲從科技展示人工智慧在文旅産業方面的運用,阿裏元境展示與西安博物院、碑林博物館開發的文旅元宇宙場景。從線上演播、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數字文博等多個層面充分展現了數字化賦能文化産業的生機與活力。
台灣大漆文創品吸引參觀者。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今年海峽兩岸文博會突出兩岸青年的創意交流與合作,聚集繪畫藝術家張簡士揚、國際瓷器品牌法藍瓷設計師李光裕等10位來自台灣地區的知名青年設計師,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出曾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巡展或獲獎的創意作品,呈現時下前沿的創意思維與技術。同時,聯合台北市工業設計發展協會新燃點設計獎策劃舉辦“台灣青年新銳設計展”,匯集來自台灣地區文創設計品牌Hands、領金者、明藝承創藝所、豐豐山豆等7位青年設計師、8家獨立設計師品牌的200余件創意設計産品。
台灣法藍瓷展區。(來源:新華網)
在展會現場,福建剪紙藝術家以樂與金門花轉藝術家石怡蔚聯手創作的《比翼齊飛》凸顯了兩岸青年創意人的交流與協同發展,帶來傳統與現代的創意碰撞。
澳門館展示的文創品吸引參觀者。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8月7日下午,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福建廈門圓滿落下帷幕。大會期間,共簽約文化和旅遊投資項目77個,總簽約281.106億元;現場交易額28.33億元;大會期間總參觀人數達12萬人次。
台灣文創品吸引參觀者。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海峽兩岸文博會緊扣“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聚焦兩岸文化交流及産業對接,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服務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關注業態創新、數字賦能,重點落實招商引資,亮點十分突出。
相關連結: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8月廈門登場 台灣地區參展展位近900個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閉幕 簽約文化和旅遊投資項目77個 總簽約281.106億元
(資料綜合中新網、新華網、中國日報網等)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