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步步精心 環環呵護——看千年漢簡如何“喜遷新居”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物收藏      2023-08-24 10:04:09

  新華社蘭州8月23日電(記者張睿)古時,人們用竹簡與木牘作為“寫本”,合稱為“簡牘”。作為紙張面世前的重要文字載體,簡牘的內容涵蓋了古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是一套完整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和社會生活等多領域的獨特話語體系,也是中華文脈綿延不絕、生生不息的重要見證。

  作為簡牘大省,百餘年間甘肅共出土簡牘文物6萬餘枚,其中以漢簡數量為巨,佔全國出土漢簡八成以上。目前,甘肅簡牘博物館集中保存了4萬多枚簡牘以及伴生出土的1萬餘件文物,其中漢簡數量高達3.9萬餘枚。

  九月初,甘肅簡牘博物館新館將在甘肅省蘭州市開館,文物轉運、新館布展等相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小至輕盈脆弱的片片漢簡,大到上噸重量的積薪漢苣,這些歷經千年的珍貴文物,迎來了它們出土後的一次重要“搬家”。

  甘肅簡牘博物館副館長徐睿介紹,此次轉運文物總計1500余件,以漢簡為主。為了保證安全、環保、高效地完成文物轉運,甘肅簡牘博物館在包裝、運輸以及後續布展等各個環節都做了精心準備。

  “在包裝方面,此次包裝襯墊材料均符合運輸標準,材質本身對文物無害、無污染,防潮防塵,堅固耐用,有利於保護文物安全。”徐睿説,簡牘類文物轉運時,需要在做好包裝襯墊後,將簡牘放入玻璃試管中,再將玻璃試管根據長短放進一個個錦盒,隨後把錦盒分層放入紙箱,紙箱內設有凹槽,保證運輸時試管在紙箱內不會晃動。  

完成包裝放入錦盒的簡牘。(受訪單位供圖)

  放入紙箱後,紙箱底部與四週還會用塑膠板作為墊層減震緩衝,器物用無酸紙包裹並標注文物名稱編號,四週空隙也用無酸紙填充,最後按照器物大小分層裝箱。  

盛放簡牘的紙箱示意圖。(受訪單位供圖)

  除去簡牘,此次文物轉運還有一道“大題”,便是重量達到2噸的漢代積薪。積薪主要由蘆葦、柴草編制而成,是古時外敵進犯時邊關烽火臺上的重要“報警器”,它們在戈壁灘上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霜雨雪,生動講述著千百年前戍邊將士守關的艱苦生活。  

圖為積薪。(受訪單位供圖)

  由於體量巨大,積薪原先的木質底座已經變形,因此搬運前工作人員首先對原有的底座進行了加固改造,隨後在外部製作了一個箱體,將積薪在箱體內部充分填充固定。

  “在運輸車輛的選擇上,此次轉運車輛均為特製的全封閉文物專用廂式卡車,車上配有溫濕度控制裝置,車內消防設備以及車輛尾部自動升降板,能進一步保證文物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徐睿説。

  據了解,此次文物轉運工作已基本完成,上千件文物安全抵達“新家”。目前相關布展工作也已有序展開,開館後,甘肅簡牘博物館新館將設置四個常設展區,還將定期舉辦多種主題展覽,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簡牘文化的魅力。



  責任編輯:唐詩絮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