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搭建兩岸融合發展平臺

王英津

王英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香港政治、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研究。

王英津

王英津

作者 王英津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發院研究員

2023年 6月17日,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舉行,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國台辦發言人表示,《意見》將充分發揮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著力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推動閩台人員往來更加便捷,貿易投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把福建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細化同等待遇政策,助力台灣同胞來大陸發展創業,先後頒布一系列惠台措施。事實表明,這些兩岸融合發展政策及其實踐,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助於創造共同生活體驗,也有助於增強台灣同胞對一個中國的認同和對國家統一的支援。新征程上,推進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在推進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道路上,需要在現固、深化和拓展三個方面著力。鞏固,主要指進一步做實正在進行的經濟社會領域的融合發展項目,確保把現有的融合發展政策執行到位。深化,主要指將已經在經濟社會領域開展的融合發展項目做精、做細、做深,切實照顧好在大陸發展的台胞,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拓展,主要指將已經具備條件但尚未實施的融合發展項目或有待擴展的領域儘早提上日程,進一步完善保障台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鼓勵和支援台灣同胞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改革開放以來,台灣同胞從未缺席過國家發展進程。回顧改革開放初期,大批台商來到大陸投資建廠、興辦實業,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進入新時代,大陸繼續為台胞來大陸發展創業營造良好環境,以支援和保障更多台灣同胞尤其是年輕人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相聯結,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頭。

創新和拓展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平臺。大陸産業門類齊全,消費市場廣闊,必將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好條件,並拓展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平臺。大陸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後,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兩岸經濟合作方式也必然會在內容、模式、路徑上持續創新。兩岸企業可在不同層面加強合作,共同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進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兩岸文化融合發展。兩岸同屬於中華民族,共用中華文化,同文同種、血脈相連,這是兩岸文化融合的基礎。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的路徑主要包括:加強兩岸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文化交流合作,力爭産生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産品,鼓勵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央支援福建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是對福建在未來兩岸融合發展中應扮演重要角色的期許。福建可梳理這些年先行先試、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歷史經驗,盤點積極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現實基礎,分析當前面臨的現實困難和發展障礙,積極探尋突破阻力及深入發展的可複製、可推廣路徑,為台灣同胞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增強他們積極參與兩岸融合發展的吸引力。

建立和完普兩岸融合發展的法治保障制度體系。大陸關於台灣同胞權益保護的法律政策體系日益完備,權益保護主體從台商向台胞擴展,權益保護範圍從經濟向社會延伸,待遇標準從參照外資向同等待遇轉變。實踐證明,有效的法律保障是兩岸關係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體系不斷完普,將有力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總之,兩岸融合發展是一個全面的、綜合的、系統的工程,在參與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台灣同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進一步提升。

來源:《經濟日報》2023年09月04日港澳台版


責任編輯:左秋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