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高國敬 攝 圖源: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
軍艦列陣,軍旗獵獵。9月3日上午,中泰雙方400余名聯訓官兵在泰國梭桃邑軍港參加“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合訓練開訓儀式。
聯訓期間,雙方陸戰分隊將共同進行城市戰、小型策略執行交流、輕武器射擊、狙擊戰術、機滑降、裝甲戰術、防化、格鬥、戰場急救、野外生存、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等13項課目訓練,艦艇部隊共同進行海上補給、機動演練、直升機著艦認證、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航拍、聯合反潛、燈光通信等9個課目訓練。
中方指揮員、海軍陸戰隊副司令員陳衛東少將表示,希望雙方通過聯合訓練,相互學習借鑒作戰訓練方面有益經驗,提高參訓部隊戰技術水準,提升共同應對地區安全威脅的能力,進一步深化中泰兩國軍事合作交流。
中國駐泰國大使韓志強在儀式上致辭,泰國海軍司令員成猜上將宣佈聯訓開始。據悉,這次聯訓是落實中泰兩國兩軍領導人達成共識的有力舉措,是自2010年首次舉行該系列聯訓的延續。
中方參加中泰海軍聯訓任務部隊抵達泰國。圖源:央廣軍事微網志客戶端
“樹立聯合意識是我們取得勝利的前提,沒有聯合就沒有戰鬥力。”參加聯合訓練的一位中方指揮員説,我們這次赴泰國參加聯訓的海軍任務部隊來自不同的兵種,這其實就是聯合的一個重要體現。據了解,中國海軍任務兵力由綜合登陸艦四明山艦、導彈護衛艦安陽艦、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等艦艇、陸戰分隊及艦載直升機分隊組成。一個地面、空中、海上聯合訓練的無形之網在各級指揮員的大腦之中已經織就,聯合訓練聯合作戰已成為參訓官兵的自覺行動。
聯合出凝聚力,聯合出戰鬥力。一位艦長説,過去我們平面投送只管把任務分隊送到位就行了,現在開展立體投送,必須要學習直升機知識、陸戰知識、聯合投送知識。可以説,離開聯合知識就無法支撐高效運轉。海軍陸戰隊某直升機分隊指揮員以機降訓練舉例説,機組平時訓練再好,如果機降時艦機不能很好地協同配合,也會影響戰鬥力。因此,培養聯合意識、協同意識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環節。
聯合意識越強,協同能力越強,完成任務就越順利。參加聯訓的海軍某艦機電長説,這次搭乘艦艇的有艦載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員,損管演練時相關人員都要參加,確保發生故障,特別是發生火情時能夠及時高效應對處置。
8月31日,赴泰國參加“藍色突擊-2023”中泰海軍聯合訓練的中國海軍任務部隊抵達聯訓地域。新華社發(高國敬 攝)
“過去有些大型演訓任務,上級往往要從兄弟單位抽調技術骨幹給我們加強力量,有時還請專家伴隨保障,確保萬無一失。現在我們依託自身力量,嚴格按編制出航。”談起這次跨國聯合訓練,一位艦政委感慨地説,這次他們沒帶一個技術“外援”,沒有一個編制外的“加強”。
參加聯訓的海軍陸戰隊某部政治工作部主任説,接到此次聯訓命令時,部隊還在外執行另一項任務,準備時間比較短,但大家對完成任務非常有信心。這個信心來自他們經常參加各項大項演訓任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已成為常態。
這種力量來自於平時紮實的訓練,來之能戰,是因為有備而戰,只有平時把戰備訓練做細了、落實了,關鍵時刻才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參加聯訓的海軍陸戰隊某直升機分隊指揮員説,現在出國出海訓練的機會多了,官兵們在大風大浪中增長了見識,提高了本領,實戰化訓練水準不斷提升。
參加中泰“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合訓練的中國海軍任務部隊。圖源:央廣軍事微網志客戶端
起航前,參加此次聯訓的官兵專門學習了泰國的法律法規、人文、地理、風俗等,有關專家給全體隊員上了國際禮儀課。在海軍艦艇上,每天晚上都能聽到雙語廣播。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官兵隨艦出訪,可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民俗習慣;學習對方的實戰化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訓練水準。
近年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走向世界已成為常態。談起走出去開門搞訓練,參加此次聯訓的官兵深有感觸地説,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在大風大浪中開闊國際視野、提高實戰能力。
海軍陸戰隊某部副連長牛超參加過4次亞丁灣護航和3次國際軍事比武,先後訪問過30多個國家;海軍陸戰隊指揮班長傅興科入伍不到10年,先後與7個國家軍人面對面交流過......他們的經歷只是近年來我海軍官兵走出國門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外軍事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與外軍聯演聯訓早已成為我軍開闊視野、開門練兵、增進互信、展示形象的重要軍事實踐,廣大官兵也愈發自信、開放、專業,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軍隊形象的重要“窗口”。
2010年10月26日-11月14日 地點:泰國梭桃邑 首次聯訓,海軍陸戰隊某旅115名官兵與泰國海軍陸戰隊完成了展示交流、混編同訓和實兵反劫持與人質營救綜合演練,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中泰兩國海軍友誼。
2012年5月11日-5月25日 地點:中國廣東 中泰雙方約500名參訓隊員,參加了以打擊地區恐怖組織為背景的“聯合反恐破襲戰鬥”綜合演練。根據雙方事先達成的共識,此次聯訓共分為展示交流、混編同訓、野戰生存、綜合演練、研討交流5個階段。
2016年5月21日-6月7日 地點:泰國梭桃邑 此次聯訓以人道主義救援為課題,分為海上輸送及進駐、海上聯合訓練、陸上聯合訓練和總結回撤4個階段。中泰雙方抽調精幹人員成立聯訓指揮組,共同負責聯訓組織籌劃、訓練實施和協調保障等工作,完成了艦艇協同通信、沉浮作業,15個科目混編同訓、4個課題交流研討等內容,旨在促進兩國海軍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提高共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與挑戰的能力。
2019年5月2日-5月8日 地點:中國廣東 此次聯訓分港岸訓練、海上訓練2個階段,中泰雙方共有7艘艦艇、5名觀察員、千余名官兵參加。聯訓期間,中泰雙方圍繞《中泰海軍聯合訓練標準作業流程》進行了研討,舉行了授課示範、桌面推演、文體交流、艦艇參觀等交流活動,並圓滿完成了通信操演、航行補給、聯合搜救、聯合搜潛等10余個科目的海上實兵聯訓。此次聯訓,更加突出兵力編成的多樣性,由原來陸戰隊單一兵種的參加訓練,拓展為由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陸戰隊多兵種聯合訓練。
9月1日,中泰“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合訓練中方任務部隊官兵入駐聯訓陸戰營。圖源:央廣軍事微網志客戶端
習近平主席去年訪泰,中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再上新臺階。中泰關係從“中泰一家親”到“命運共同體”,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煥發強大生機與活力。作為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泰兩軍關係發展勢頭良好。
2023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派分隊赴泰國參加2023年“金色眼鏡蛇”多國聯合演習人道主義救援減災演練;4月,泰國海軍司令成猜訪華,6月,泰國陸軍司令納隆潘訪華,分別與中國軍方高層舉行會晤;7月,中泰“鷹擊-2023”空軍聯合訓練在泰國空軍烏隆基地舉行;8月,中泰“突擊-2023”陸軍聯合訓練在泰國彭世洛府某特戰團營區舉行,這是繼2013年後,中泰兩國陸軍時隔10年再次組織“突擊”系列聯合訓練。
在中泰陸軍、空軍相繼舉行聯合演習後,“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合訓練的順利舉行,讓今年中泰聯訓集齊了“海陸空”三軍。兩國海軍合作基礎好、潛力大,中方願同泰方提升合作水準,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綜合整理自:新華社、國防部網、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央廣軍事微網志客戶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