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綜合力量,日本防衛預算申請創新高

強化綜合力量,日本防衛預算申請創新高
近期,日本防衛省、海上保安廳、總務省、外務省、文部科學省等政府部門,利用岸田內閣計劃大幅增加防衛關聯經費的“政策紅利”,紛紛提交數額遠超往年的預算申請方案。日本正以全政府體制強化綜合防衛力量,將進一步加劇亞太地區軍事競爭,對地區安全穩定造成嚴重破壞。

src=http _x0.ifengimg.com_res_2021_E2F9DA59CF33C6F3CD99DD8567836C926B02DF23_size208_w1080_h633.jpeg&refer=http _x0.ifeng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

  近日,日本防衛省提出高達7.74萬億日元的預算申請方案,比2023年度6.82萬億日元的防衛預算總額增加約13%。2023年度,日本防衛費開始實現跨越式增長,比2022年度的5.4萬億日元增加約26%。根據去年底出臺的“安保三文件”,日本2023年度至2027年度防衛費總額約為40.5萬億日元,2027年度防衛費增至8.9萬億日元。

  日本2023年度大幅增加的防衛費,重點用於所謂“反擊能力”建設,僅防區外導彈攻擊能力與綜合防空反導能力兩項便投入約2.4萬億日元。日本2024年度防衛預算申請方案除繼續強調“反擊能力”建設外,還重點加大對西南地區持續作戰能力建設的投入。

  一方面,繼續研發能夠攻擊艦艇和地面目標的精確制導導彈和射程為3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導彈,改裝國産12式反艦導彈,為“宙斯盾”艦配備美制“戰斧”巡航導彈,建設導彈發射基地及彈藥庫等。另一方面,為能夠在戰時快速向西南諸島周邊地區部署自衛隊和運送物資,計劃新設“自衛隊海上輸送群”,並建造1艘新型補給艦、引進3艘機動舟艇和30架運輸直升機,同時完善戰時徵用民船的制度。

  此外,日本將在2024年度啟動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常設機構“統合司令部”;劃撥經費用於建造2艘“宙斯盾”驅逐艦、2艘新型護衛艦,實驗性採購水上無人艇,以及與英意聯合開發下一代戰鬥機等。

  近年來,日本愈加重視運用全政府體制和官民一體化路徑加速推進防衛能力建設。上月底,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防衛大臣濱田靖一等人召開首屆“為加強綜合防衛能力,推進研究開發與公共基建相關閣僚會議”。松野強調稱,“為構建能夠強化綜合性防衛力量的體制,有必要打破各部門間的縱向分割”。

  該會議結合防衛省需求,將高速演算處理、人工智慧、大容量通信、資訊安全、新材料、無人化與自主化、高超音速飛行等9項目前以民用為主的技術列為重點項目,督促相關部門在提報預算申請時加大扶持力度。此外,會議還決定,以西南諸島為中心,將自衛隊及海上保安廳未來在作戰等情況下可能用到的機場和港口,指定為“特定重要據點機場與港灣”,並反映到預算案中進行優先建設。

少時誦詩書所所

  除此次會議重點討論的研究開發與公共基建外,日本還在網路安全與國際合作兩方面加大經費投入。關於網路安全,日本政府定期出臺《網路安全戰略》,每年組織多項網路安全活動,並計劃成立一個統管網路安全事務的新機構。

  另外,日本“安保三文件”明確表示,“大幅擴充並強化海上保安廳力量,深化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間的緊密協同,制定武力攻擊事態下防衛大臣統制海上保安廳的要領”。在此背景下,海上保安廳加速籌備未來參加自衛隊作戰相關事宜,並大幅增加經費投入。

  於是,日本海上保安廳公佈2024年度預算申請,總額為2759億日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3%,為歷史最高值。據日本政府規劃,至2027年度,海上保安廳年度預算將增至3200億日元。具體來看,開支重點主要包括:強化通信與監聽裝備,以加深與自衛隊的聯合;進行調研並購買相關器材,用於在突發事態時疏散離島居民;在奄美大島建設直升機倉庫;增購2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構建無人機監視體制;新建5艘1500噸級巡邏船。據悉,海上保安廳當前部署有71艘大型巡邏船,2027年度將增至90艘。

日澳準軍事同盟進程加速

是的的

     關於國際合作,日本外務省于7月11日專門成立“安全保障合作室”,負責落實政府為向所謂友好國家提供物資裝備而於今年4月創設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機制。據悉,外務省擬在2024年度為該事項編制21億日元預算。

  據日本防衛省網站消息,日本航空自衛隊派遣以F-35A戰鬥機為主的作戰機群,赴澳大利亞進行首次海外部署,並與澳大利亞空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舉顯示出日本與澳大利亞正在積極深化雙邊軍事關係,朝著準軍事同盟方向發展。

  據悉,8月21日,日本青森縣三澤基地出動4架F-35A戰鬥機,經由美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飛赴澳大利亞北部達爾文空軍基地和廷德爾空軍基地進行短期部署,部署時間持續至9月2日。同時,日本航空自衛隊派出1架KC-767加油機、1架C-130運輸機和2架C-2運輸機與F-35A戰鬥機聯合編組,並提供部署支撐。160名日本自衛隊員參與此次行動。據悉,這是日本F-35戰鬥機首次赴海外部署。

  澳大利亞軍方發佈消息稱,與日本F-35A戰鬥機舉行聯合演習後,澳大利亞空軍將於9月初派遣F-35A戰鬥機進行回訪,並與日本自衛隊舉行“武士道衛士”聯合演習。此外,12月,澳大利亞還將首次以參演方身份派遣約150名士兵,前往日本參加“山櫻”陸戰演習。

  值得注意的是,日澳兩國簽署的《互惠準入協定》于8月13日正式生效,在該協定支撐下,日本和澳大利亞大幅簡化了雙方相互派駐軍隊和武器裝備的程式,提高了聯合訓練與演習的頻率及複雜程度。此次日本戰鬥機海外部署,表面上是在《互惠準入協定》支撐下的輪換部署,實質上是日本再一次對“和平憲法”的突破。

  在軍事戰略朝著進攻型、外向型方向加速調整的背景下,日本加強與美國其他盟友的軍事捆綁,顯然是推進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的重要一環,不斷推動組建排他性“小圈子”,將給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帶來嚴重挑戰。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