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推動東莞打造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的先行地與試驗區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3-09-07 11:04:09

福佑兩岸

作者 王鵬 暨南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今(7)日,2023“台商一起來,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暨第十四屆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下稱“東莞臺博會”)正式開幕,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線下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東莞臺博會。而就在昨天,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關於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的批復》顯示,國務院原則同意《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可以説,此批復是今年東莞臺博會收到的一個“大禮包”,充分凸顯東莞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幫助台企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突出地位和雄厚優勢,有助於推動東莞打造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的先行地與試驗區。

一、東莞具有紮實的對臺交流合作基礎和創新發展資源稟賦

在兩岸交流合作中,東莞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東莞是台商進入大陸時間最早、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台企最集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從最早的製衣製鞋,到傢具、電子資訊産業,再到高新科技領域,台商台企在東莞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深度影響了東莞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在莞台商台企與東莞經濟社會發展脈動相連,譜寫了風雨同舟、融合發展的亮麗篇章。截至2023年上半年,東莞累計批准的台資企業超1萬家,約佔全國十分之一;累計實際利用台資205.9億美元,約佔整個廣東的三分之一;有超過5萬名台胞常住東莞就業、生活,超過5000名臺籍學生在莞求學、就讀。

東莞也是一方兩岸融合的先行熱土,持續探索如何加強兩岸創新發展、融合交流的新路徑,努力打造成為兩岸産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科技創新合作的新高地、社會人文交流的新樞紐。例如,在東莞大道CBD,高達289米的台商大廈曾為東莞第一高樓。大陸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東莞臺校,廣東首家台資醫院——臺心醫院,均落在東莞。而在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眾多台青跨越海峽、來莞追夢,200多個青創項目涵蓋無人機、文創等新領域。

當前,東莞積極發揮創新發展資源稟賦優勢,立足“雙萬”新起點,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城市特色,全力打造大灣區科創製造強市。以臺達電子、驊國電子為代表的台企,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大顯身手,“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的台企隊伍正不斷壯大。截至2023年8月底,台資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76家,近三年增長38%;規上台企數量達到1104家,從事半導體、生物科技等新興産業的台企超80家。

二、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

經過30多年的深厚積澱,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具備堅實的基礎,而且正在迎來多重的重大歷史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戰略思維觀察時代大勢、謀劃廣東發展,先後對廣東提出了“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等戰略抓手。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廣東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這為推進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提供了重要指導精神和根本遵循。

新時代以來,廣東加強對中央頂層設計的創造性落實,不斷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貢獻長板、擔好角色,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推動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穩健起步,大力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密集佈局國家實驗室、重大科學裝置,紮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同時,廣東從省域實際出發進行戰略謀劃,先後提出“1+1+9”工作部署、省委“1310”具體部署,賦予東莞建設科創製造強市的定位,提出製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海洋強省、綠美廣東等省域部署,紮實推動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的生動實踐。

此外,廣大台企是東莞在實現高品質發展過程中的“定海神針”,也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服務台資企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方面,東莞踐行了“店小二”的服務精神,各部門下沉基層,著力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和堵點,同時,瞄準了大招商,吸引優質台企來莞投資,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台資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正如2023年7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親臨東莞台商座談會上表示,未來(東莞台企)將抓住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的歷史機遇,不斷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品質發展。

三、東莞打造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先行地與試驗區的實踐與展望

東莞打造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先行地與試驗區的目的,就是引導台胞台企攜手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共建兩岸交流合作美好家園,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等作出積極的貢獻。例如,2019年5月底,東莞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莞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從深化莞臺經貿合作、推動東莞市台資企業實現倍增、促進莞臺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支援台胞在莞實習就業創業、便利台胞在莞居住生活等五個方面提出了明確措施,極大夯實了在莞台資企業打造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先行地與試驗區的實踐基礎。

科技創新也為東莞台資企業打造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新時代以來,廣東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出“科技創新12條”等政策體系,不斷加強科技立法。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是東莞以各項“實招”支援台企應對疫情衝擊和國際形勢不利影響的結果。同時,隨著在莞台企不斷推動自身向先進製造、智慧製造方向轉型升級,大批台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進,深度參與全球産業鏈分工和價值鏈重組,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加快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東莞在城市智慧治理等方面可圈可點,打造出了一個高顏值高品位的城市樣本,為推進新時代社會市域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借鑒,踐行了“綠色創新協調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在貫徹實施《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帶來的惠台政策加持下,有望推動台資企業加快實現跨越式發展,莞臺經貿文化科技人才交流也將得到進一步深化。作為省級展會,東莞臺博會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大平臺。我們期待東莞臺博會能夠早日升格為國家級展會,通過加強兩岸企業間交流合作,全面推動兩岸在青年創業、農業、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台企台胞到祖國大陸發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作者:王鵬,暨南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係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研究中心重大課題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專項項目(GD22ZDZTQ01)的階段性成果。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