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蕭衡鐘 台灣聯合大學助理教授
2023年7月16日民進黨全臺黨員代表大會通過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修正案,明定涉黑金槍毒者不能參選,展現改革決心。由於2022年地方選舉黑金爭議議題,成為選舉攻防焦點,影響社會觀感。民進黨稱響應社會對黨改革期待、以所謂更高標準與道德操守檢驗從政人士與黨提名公職候選人,落實黨務革新的社會公信,中執會通過“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6條修正案。
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在全代會表示,“修正條例增加犯性侵害、兒少法、黑金槍毒等,被起訴就無法提名;民進黨採零容忍的態度,限制觸犯相關罪嫌的參選權利;民眾對排黑反黑金高度重視,因此,曾參與犯罪組織不得入黨,也不得提名為黨候選人”。
但是根據,2023年8月22日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調查顯示,關於“民進黨是一個和黑金勾結的政黨”問題結果顯示,23.4%非常同意,19.5%還算同意,27.3%不太同意, 16.1%一點也不同意,7.8%沒意見,5.9%不知道、拒答。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有四成三民眾基本上同意,民進黨是一個和黑金勾結的政黨,同意與不同意旗鼓相當,皆各佔四成三左右。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超過八百萬選民眼中的民進黨,是一個與黑金勾結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形像是民進黨史上頭一遭,隨之而來的政治代價將非常可觀”。民進黨黑金與政治掛鉤的形象深植民心,長期執政,恐成社會安全隱憂。
民進黨擺脫不了黑金與政治負面形象
黑金與政治關係,這是一種黑道依靠權力,依附權力而生的政治黑暗面,其影響力為社會帶來的是恐懼與混亂氛圍。當黑金政治充斥各種暴力衝突,包括行為暴力、詐騙、毒品交易、金融犯罪等等,為執法部門帶來不少挑戰。此外,犯罪組織結構通常具有適應性與彈性,會讓犯罪行為不斷惡性迴圈,進而影響整體社會安全環境。
尤其,當黑金犯罪組織掌握權力,影響力擴大到政治核心勢力範圍,黑暗勢力壯大後,甚至能與政府、執法部門、國際組織産生抗衡的影響力。當犯罪意識在政治與經濟上佔據了權力地位,就連執法機構也無法削弱這些黑暗勢力。
黑金與政治挂勾,其犯罪本質不會因此而洗白、改變。黑金、權力與政治挂勾犯罪行為,例如透過海外賬戶洗錢,這類犯罪侵蝕社會根本,不安全的社會環境,影響社會與公民安全。
當黑暗勢力伸入了經濟、政治、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衍生出各種新型態犯罪類型。例如 “im.B吸金案”,這是一種金融組織犯罪集團與政治掛鉤的案例。日前台北地檢署偵辦 “im.B吸金案”多月,將主嫌曾耀鋒等31人起訴,不過此案牽扯甚廣,臺行政機構副手鄭文燦也被新北市議員林國春認為有受曾耀鋒的請托, “關心”警界高層人事,並質疑鄭文燦明知曾耀鋒是通緝犯卻未有任何動作,因此告發鄭文燦瀆職,據報導,北檢已經將鄭文燦列為“他字案”被告,並著手偵辦。
每到選舉,各種黑暗勢力尋找機會加入政治黨派、運動、協會的機會,在背後提供政黨資金,確保支援的政治人物競選、當選,以便掌握權力。近年來,台灣地區幾乎所有選舉活動都離不開來自犯罪或接近犯罪候選人以及觸犯法律的候選人參與競選活動。
例如2022年地方選舉,多位候選人深陷黑道爭議,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曾點名宜蘭縣長候選人江聰淵、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等人與黑道過從甚密,到警大校長陳檡文和角頭老大出入私人招待所,再到英係要角黃承國介入都更及違建爭議。
蔡英文曾表示:“黑金政治跟地方派系政治,都是台灣民主進一步深化,必須要嚴肅面對的挑戰,民進黨始終堅持,‘清廉、勤政、愛鄉土’的信念。”民進黨口口聲聲要破除黑金,總是只停留在喊口號,根本做不到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免受組織犯罪侵犯的責任。
打破黑金與政治裙帶關係,只有在社會正義原則下,台灣民眾用實際行動讓這些與黑金掛鉤的政客下臺,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以及對這些犯罪的政治人物最佳的懲罰。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