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民進黨當局購百萬枚手榴彈 做“以武拒統”白日夢!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3-09-12 18:31:50

462669_700x700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根據民進黨當局最新的2024年度防務預算書,臺陸軍將在2024至2026年度,耗資新台幣10億2960萬元,向美方採購70萬枚余M67型殺傷手榴彈,同時,臺軍委託島內軍工企業生産24萬枚Mk2手榴彈。

據台灣地區防務部門公告稱,臺軍以45億4054萬元新台幣(約1.46億美元)向美國購買14套 “火山”車載佈雷系統,有7套年底前送抵台灣,另7套則提前至2026年運抵,配備進度大幅提前。

8月30日,美方宣佈向台灣提供8000萬美元軍事融資。這是美國首度向台灣提供軍事融資貸款,也是拜登總統7月底動用“總統提用權”提供台灣軍援後,美國第二度對臺特殊軍援。

民進黨當局向美國又是購買佈雷系統,又是大量購買手榴彈,而美國史無前例地向台灣提供軍援,這是什麼操作手法?這完全是讓台灣打城鎮戰、巷戰的“神操作”呀!這是要把台灣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美國把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全方位地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地球人都知道美國這一赤裸裸霸道霸淩行徑。美國對中國打壓可謂煞費苦心,更是包藏禍心,它要複製俄烏戰爭模式來打壓中國,遲滯中國發展和中華民族復興。美國在對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無效的情況下,於是將其禍心投向台灣,通過武裝台灣,利用台灣這枚棋子,為美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打亂中國發展步伐。所以,美國對臺軍售軍援出現了新的變化,更多地軍售軍援台灣用於城鎮戰的武器。其目的就是把台灣武裝成“地雷島”“火藥庫”,加劇兩岸對峙局面,增加大陸統一成本。美國根本不在乎台灣是否變成焦土和百姓的死活。烏克蘭戰爭就是鏡鑒。

美國不斷打著台灣這枚棋子的政治盤算和圖謀,而民進黨當局卻積極配合美國,做起了“以武拒統”的白日夢,對美國予取予求,民進黨當局全盤皆收。美國讓台灣延長兵役,民進黨當局通過法案延長兵役;美國派出官員進駐到台灣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進行監督,民進黨當局表示歡迎;美國讓台灣購買佈雷系統和手榴彈,把台灣變成“地雷島”“火藥庫”,民進黨當局大力採購;美國讓台灣搞城鎮戰訓練,臺軍立馬練城鎮戰法,等等。民進黨當局完全成了美國的木偶,為美國馬首是瞻,聽命于美國。

俄烏戰爭還在繼續,烏克蘭人民飽受戰爭之苦還在繼續,這就是美國導演的“代理人戰爭”,想借助烏克蘭打垮拖垮俄羅斯。美國除了向烏克蘭大量出售軍火發戰爭財外,自己作壁上觀,毫發無損,而烏克蘭及烏克蘭人民卻深陷戰爭泥潭,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百姓流離失所。美國同樣打著在台灣演繹“代理人戰爭”的算盤,以此削弱中國實力。

烏克蘭與台灣不同,烏克蘭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台灣則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操弄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那是烏克蘭政客的不智,美國包藏禍心還想操弄台灣打一場“代理人戰爭”,那得先問一問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14多億中國人答應不答應,這不是美國想胡來就能胡來的,更不是民進黨當局想做“以武拒統”白日夢就能做的。民進黨當局膽敢將台海推向戰爭,也是他們在地球上消滅之時。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台灣安全靠的是一個中國原則下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來維護,而絕不是依仗美國援臺售臺武器來“保臺”。美對臺軍援軍售,改變不了兩岸軍力對比懸殊的現狀,養肥的只是美軍工複合體,損害的卻是台灣同胞的安全與福祉。

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以武拒統”,就是白日做夢,註定要失敗,臺軍更不會為“台獨”而戰,充當“炮灰”。

無論是美國“以臺制華”,還是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都改變不了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歷史大勢,美國及民進黨當局若心存僥倖,在台海玩火,觸碰一個中國底線,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那將是極端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上,中國大陸沒有絲毫妥協的空間,而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意志和決心更是堅如磐石。

台灣最大的安全保證就是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兩岸和平發展之路,這條路不僅能保證台灣的安全,而且讓台灣更加繁榮、人民更加幸福。民進黨當局買再多的手榴彈和地雷,都沒有用,只會讓台灣民眾陷入高度的惶恐之中,使台灣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民進黨當局花再多的錢買武器也是白搭,與其做白日夢,不如把買武器的錢省下來用於改善台灣民生,百姓會歡迎的。(評論員 言未央)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