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聚焦跨域融合,著重演練離島奪控

美日聚焦跨域融合,著重演練離島奪控
9月13日至25日,美國陸軍和日本陸上自衛隊在日本多個訓練場舉行代號為“東方之盾23”的聯合軍演。演習以島嶼防禦和奪控為背景,實施了跨區機動部署和作戰、跨域協同和分層分區防空等多個場景的演練。雙方從指揮控制到作戰行為直至戰役戰術效果,都刻意突出一體化行動理念,並放大演習影響,充斥陣營化、集團化冷戰思維。

  報道稱,演習總指揮官為日本陸上自衛隊北部方面隊司令末吉洋明,副指揮官為駐日美陸軍司令沃馬克。日方參演實力為北部方面隊司令部、陸上自衛隊第5旅和第1炮兵團、第1電子戰分隊等。美方出動第1多域特遣部隊、第20步兵團第5營、第181野戰炮兵團第1營、第38防空炮兵旅和第10支援大隊。

     外媒分析,此次演習日方指揮官級別高於美方,體現了美有意推動日本承擔更多地區防務責任。從兵力投入看,雙方強調“共同進退”,但日方更多承擔主攻任務,美方突出策應支援和防空反導等關鍵能力的展示運用。

     演習共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所謂“灰色事態”階段,持續約3天,假想某離島周邊出現不平穩跡象,日本陸上自衛隊通過機降和海運方式部署至最近營地。其間,日本北部方面軍部隊分別在東千歲基地、上富良野演習場、靜內對空射擊場等地展開訓練。美陸軍第1多域特遣部隊調整戰備狀態,做好處置突發情況的準備。

/upload/resources/image/2023/04/28/474734_700x20000.jpeg

  第二階段為美日聯合奪島和防禦作戰階段,歷時1周。日本陸上自衛隊演練跨區機動部署,借助岸艦導彈、火炮和電子攻擊武器開展封鎖作戰。美軍出動登陸艇向事發地域輸送美日聯合部隊,期間演練了“海馬斯”機動火箭炮摧毀“假想敵”海上運兵船和岸基軍火庫等內容。

  第三階段為所謂穩局階段,主要開展防空反導作戰和輿論法理鬥爭。該階段核心課目由美軍主導完成,這從側面顯示出,隨著戰場進程的轉換,美與盟友關係開始由盟軍打頭陣逐漸調整為“美主盟從”。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演習主要在奄美群島展開,與此前依託該地域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和駐沖繩美軍不同,此次參演兵力均是跨地區部署而來。有分析認為,調派防區外部隊參加戰役級演訓,一方面凸顯了美日對該地區安全局勢的重視,另一方面期望通過輪換部隊提升戰備狀態。日本媒體稱,此次演習,美日聯合部隊實現了由傳統陸戰聯合向跨域協同的轉型。這與兩國陸上部隊提出的多域、跨域作戰理念相一致。

少時誦詩書所所

  日本陸上自衛隊第5旅參演人員在空降部隊支援下,開展了反坦克、空中突擊等訓練。兩國聯合部隊還首次在美軍小型運輸艇輸送下,完成離島防衛前的機動部署和隱蔽滲透。第2次參加該系列演習的美陸軍第1特遣部隊分別出動情報資訊、網路和電子戰分遣隊,協同日本完成奪島和穩局工作。演習中,日本陸上自衛隊系統通信群和電子戰分隊,與美軍協同開展通信和電磁干擾、防空警戒和網路滲透,演練了信火一體、網電一體和支援陸上火力打擊等課目。

  此外,據美媒披露,美日聯合部隊在開展跨域協同的同時,還參考了美海軍“分佈式作戰”和美海軍陸戰隊“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即各作戰力量採取多向部署、火力聚焦的作戰樣式。比如,“海馬斯”機動火箭炮由C-130運輸機運至奄美大島部署,“愛國者”防空系統則部署在福岡縣福岡兵營,第10支援大隊以沖繩為主要部署地,電子戰和網路空間作戰力量則分佈在沖繩、東千歲基地和瀨戶內分駐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習第二階段新聞發佈會上,日方指揮官表示,美日聯合部隊的跨域協同並非想像那般順利,比如,電子戰和網路戰的任務分配和指標定義存在很大爭議。另外,此次演習也對日本當地居民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引發當地居民連續多日抗議。

推動美日軍事一體化

  此次演習是美日“東方之盾”系列演習的第38屆,雙方在演習中表現出的協同意願和戰術互操作水準,表明美國及其盟友正在利用各種場合推動軍事一體化。除延續以往各自使用獨立指揮系統的慣例外,美日還在演習導演部組建“影子”指揮班組,由雙方指揮官和參謀人員組成。

     按計劃,美將在2024財年升格駐日美軍司令部,以確保在未來1至3年完成雙方聯合指揮機構的組建。該“影子”班組將借助電腦模擬系統復盤演習過程,一定程度上是對兩國部隊指揮控制層面一體化的預演預熱。

  另外,美日聯合部隊的協同已延伸至戰術層級。以防空反導訓練為例,演習中,雙方詳細區分各自防禦範圍和目標,統一防禦目標排序、攔截彈使用規程。比如,對巡航導彈和無人機採取高炮─地空導彈的武器使用順序,並明確雙方“愛國者”導彈部隊優先使用“愛國者-2”制導增強型導彈實施攻擊,原則上使用1枚(應對彈道導彈可使用2枚),使用“愛國者-3ME”導彈須經上級審批。

0UNUJn677O

  9月1日至4日,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安東尼·科頓訪問日本,承諾加大美戰略資産在日本的影響力,並表示強化雙方各層級間有關延伸威懾的討論。美日早在2010年起就建立了延伸威懾對話機制。今年6月,兩國在延伸威懾對話中討論了繼續通過強化資訊共用、培訓及演習聯合應對核威懾與核攻擊等事宜。日本表面宣稱堅守“無核三原則”,實際上,除與美國簽署有“核密約”外,一直在不斷壯大“核潛力”。

  岸田政府出臺《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表明日本已不再滿足於在日美軍事同盟中充當“盾牌”。日本將向美方闡述其新的防衛政策和進攻性作戰能力的發展目標,並強調與美國利益的一致性,從而獲得美方支援。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