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門評論      2023-10-12 08:56:02

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實踐平臺

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格局平臺效應不斷擴大,中國與共建國家深化合作、共同發展面臨新的機遇

物暢其流,人享其行,發展便猶如插上翅膀。以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為依託,內陸國家哈薩克擁有了出海口;乘坐中歐班列,歐洲的蘋果可以銷往近萬公里外的中國市場,中國雲南的咖啡也可以進入歐洲市場;中國農業企業同寮國專家合作培育優質香米,幫助建起出口産業鏈,一舉結束寮國稻米零出口的歷史;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自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入股後,綜合指標重回世界十大航運樞紐之列……“一帶一路”建設讓更多國家走上擴大開放的道路,聯通開放的利好深深造福了共建國家和地區的人民。

即使相隔萬水千山,也能夠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2017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要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一帶一路”是一條開放之路,貿易暢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和營商成本,釋放發展潛力,提升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廣度和深度,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實踐平臺。

自古以來,互聯互通就是人類社會的追求。互聯互通,經濟血脈才更加通暢,經濟社會發展潛力才能被充分挖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能促進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成本競爭力是一個重要因素。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可以有效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目前,中歐班列已鋪就運作線路86條,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流向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港口,這些開放大通道為共建國家促進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準打下堅實基礎。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格局平臺效應不斷擴大,中國與共建國家深化合作、共同發展面臨新的機遇。

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不斷提升,則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創新貿易合作機制、加強政策協調,有助於促進市場開放、消除貿易障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推進“陸、海、空、網”四位一體的“硬聯通”,同時也加強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軟聯通”,暢通了貿易和投資合作渠道,提供了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機制保障,有助於打造深度互補、高度共贏的合作新格局。據了解,僅哈薩克等中亞國家農産品到達中國市場的通關時間就縮短了90%。與此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推動貿易暢通的重要新生力量,為共建國家帶來更多貿易機會。

過去幾十年中,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因為互聯互通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限制,沒有被納入全球價值鏈,甚至成為經濟全球化“被遺忘的角落”。“一帶一路”建設促進産業合作和技術傳播,符合共建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準的迫切需要,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世界經濟找到了新增長點。泰中羅勇工業園、中印尼綜合産業園區、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中白工業園……一個個園區在精誠合作中展現勃勃生機,讓共建國家有機會搭上經濟全球化列車、提高工業化水準,同時也深化了國際産能合作,有利於共同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為各國工商界提供更多機遇。

翻山越嶺、跨洋越海,絲綢之路是古人創造的互聯互通奇跡。如今,遠洋巨輪劈波斬浪,“鋼鐵駝隊”跨越大洲,續寫著新時代的絲路故事。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10週年為新起點,加快發展戰略對接,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擴大産業與投資合作,開放將為全球發展帶來新的光明前程。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姚思寒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