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以幾艘拼湊的“自造潛艇”阻撓祖國統一:癡人説夢

楊澤軍

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現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台諮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深度分析1

作者 楊澤軍  (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臺研中心研究員、南京市涉台諮詢專家組專家)

台灣首艘所謂“自造潛艇”“海鯤號”原型艦,舷號“711”近在台船公司高雄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親自主持並進行“擲瓶禮”。據透露,“海鯤號”潛艇于10月1日展開泊港測試,明年4月1日前完成,隨後進行出海測試,計劃在2024年底前交付台海軍入役。根據計劃,台灣一共將完成8艘“自製潛艇”的製造,除已下水的“海鯤號”,到2025年將再完成3艘,2027年完成後續的4艘,至此,加上上世紀80年代從荷蘭引進的現役的2艘“劍龍”級潛艦,未來台潛艇部隊規模將達到10艘。民進黨執政當局對於“海鯤號”潛艇的下水,是十二分的興奮,希冀能借這些潛艇阻撓台灣回歸,阻撓祖國統一,這無疑是異想天開、癡人説夢。

的確,民進黨當局對“自製潛艇”寄望很高,從首艘潛艇的命名可見一斑。臺首艘“自造潛艇”“海鯤號”,得名于《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希望其能如鯤一般,深海部署“威懾敵艦”。早在2017年3月臺“潛艇國造”啟動儀式上,蔡英文就曾表示:“潛艦自造”是臺“防務自主”政策中最具挑戰性的一環,目標不僅是打造出魚雷潛艦,而是要完成代表“台灣安全”、産業發展和社會團結的“潛艦自造”任務。而在最近的“命名暨下水典禮”上蔡還標榜,潛艦是台灣海軍“在戰略及戰術上,發展‘不對稱戰力’的重要裝備”,有助於“落實防務自主”,“讓戰力持續更新,讓防務更具韌性”。寄望之高、政治意味之足,可見一斑。“海鯤號”下水,民進黨當局更是極為期待,賦予重任,寄希望於“自造潛艇”計劃完成後,借此阻止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使其無法進入太平洋對美軍發起“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更重要的是使解放軍無法突破“第一島鏈”包圍台灣,目的非常明確,“以武拒統”“以武謀獨”。

民進黨執政當局如此想法,顯然是荒唐不已、不切實際。這些“自造潛艇”,説起來是台灣“自造”,而實際上只是來自於多國的大雜燴,只是個拼裝貨而已。據介紹,“海鯤號”潛艇除殼體由臺方自行打造外,核心的設備幾乎無一例外的來自島外,包括潛艇的武器裝備、關鍵設備、基礎建造技術,以及設計研製資料等,相關國家還派出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和海軍退役軍官,赴臺指導實際操作,涉及的國家多達七國,甚至有説十一國,包括美、英、德、法、西、意、加、澳、日、韓和印度等。如此的大雜燴,技術和品質自然會受到不小影響,作戰能力無疑會大打折扣。

對於民進黨執政當局欲以自造潛艇鎖住大陸前出第一島鏈,使大陸海軍無法到台灣東部對臺實施包圍,從而阻撓大陸武力統一台灣,島內社會是一片嘲諷、唏噓聲,認為是自不量力,高估了幾艘拼湊潛艇的作用。台灣地區前外事部門官員介文汲毫不客氣地諷刺道:“搞了半天造潛艇是要防守‘第一島鏈’,我老天哪!台灣防守都有問題,你去搞‘第一島鏈’嗎?那你乾脆不要守‘第一島鏈’,你去捍衛全世界算了。”台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幾乎是一樣的看法,認為台灣打造8艘潛艇,就想封鎖大陸出“第一島鏈”,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笑話”,是“人類間最大的笑話”,稱之為是“講鬼話”。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則認為台灣在建造潛艇方面只是個剛開始入門的新手,建造幾艘潛艇就要封鎖“第一島鏈”,完全沒有這種能量。面對解放軍潛艇配有反潛導彈,水面艦艇還擁有強大的獵雷及反潛作戰能力,不知“海鯤”號如何嚇阻?臺退役將領帥化民則從臺“自造潛艇”的性能弱點給予否定,表示大陸的潛艇現在全部採用拱推技術(無軸泵推技術),通俗點説是用電力驅動,沒有太大噪音。台灣沒有這個科技,潛艇噪音很大,容易被偵測跟蹤,易被擊毀,如此自然是遑論封鎖“第一島鏈”了。還有人質疑:面對解放軍潛艇配有反潛導彈,水面艦艇還擁有強大的獵雷及反潛作戰能力,不知“海鯤”號如何發揮嚇阻作用?

無論是“自造潛艇”,還是購買F-16V型戰機、M1A2T型坦克等其他類先進武器裝備,都無濟於事,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祖國統一的步伐不可阻擋!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就臺潛艇自造事明確指出,民進黨當局企圖“以武謀獨”不自量力,只會進一步加劇台海緊張動蕩,把台灣民眾推向危險境地。希望廣大台灣同胞積極響應朱發言人的呼籲,明辨是非因果,堅決反對‘台獨’,和大陸一道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推動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