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2023年,全國教育系統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教育新的貢獻。
圖片來源:網路
【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1月12日,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育強國建設為目標,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為重點,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奠定堅實基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教育工作要堅定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譜寫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新篇章。一是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健全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持之以恒全面從嚴治黨。二是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加快建立健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要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三是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品質的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發展”,義務教育突出“優質均衡”,高中階段學校突出“多樣化”,繼續把“雙減”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四是加快構建融通融合融匯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深化産教融合為重點、推動職普融通為關鍵、促進科教融匯為新方向,構建“一體兩翼”工作格局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升級,通過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引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為各類人才搭建發展成長的有效通道。五是著力發展支撐引領國家戰略實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優化佈局結構上先行先試,進一步加強高校分類管理的頂層設計,加快探索高校分類評價改革。六是統籌推進教育數字化和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縱深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重點做好大數據中心建設、數據充分賦能、有效公共服務、擴大國際合作四件事。主動服務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樹立“大教育”觀,加快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七是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評價改革牽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完善與教育強國建設相匹配的戰略性投入機制,以高品質開放、高水準合作的大格局構築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始終讓教育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
【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 全面做好教育改革等各項工作】
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指出,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廣泛凝聚共識,分享有效經驗,形成教育改革發展“倍增效應”。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提振信心、加油鼓勁。會議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的戰略意義,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為開創新時代教育工作新局面規劃了路徑、提供了方法,為做好今年教育工作進一步劃出了重點、明確了要求。二是進一步認識到新時代十年教育工作的偉大成就。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教育部門凝心聚力、傾情支援,廣大幹部師生忘我工作、甘於奉獻,反映出教育系統勇於擔當、團結奮鬥的精神風貌,進一步增強了辦好教育事業的決心、勇毅前行的信心、敢於攻堅的底氣。三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教育系統要牢記“國之大者”,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勇擔“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使命,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教育與國家、與時代、與世界、與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強連接、真融入、真推動”。
懷進鵬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項工作要著力在開局上做文章,開闢新賽道,做出新優勢。一是謀劃教育強國戰略。組織實施建設教育強國戰略謀劃工程,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的大格局,置身世界教育強國的大坐標,系統謀劃教育強國建設的基本思路、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搭建起教育強國建設的“四梁八柱”。二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發揮好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人才支撐作用。推動職業教育與産業經濟發展有效融合,促進人的培養和成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産業轉型升級相協調、相融合。推動高等教育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優化結構佈局上先行先試,探索實施分類評價。三是進一步提升基礎教育品質。加快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三全育人,發揮基礎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四是加快和擴大高水準教育對外開放。自信自立自強,更加精準實施教育、科技、人才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拓寬人才培養國際化路徑,更好擴大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服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是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保健康、防重症,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有效應對疫情高峰,充足做好新學期開學疫情防控條件保障,做好師生思想引導、心理疏導、行為指導等工作,強化與衛健、疾控等部門的溝通協作,保障醫藥供應和就醫綠色通道。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召開】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18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幹傑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姜信治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目標要求和各項重點措施,高品質開展好第二批主題教育。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優化完善思路、舉措、機制、方法,把主題教育不斷引向深入。要進一步強化精準指導,堅持分類施策,注重典型引路,著力推動主題教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要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基層基礎,辦好民生實事。要進一步做好統籌協調,加強上下銜接聯動,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提升主題教育整體效能。要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形成抓好主題教育的強大合力,確保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
【2023年全國教育政策法治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
3月23日至24日,2023年全國教育政策法治工作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淮出席會議並講話,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夏智倫致辭。
鄧傳淮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謀劃,首次把“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寫入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賦予了教育新的戰略地位和歷史使命。他強調,全國教育政策法治工作戰線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將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同習近平法治思想融會貫通,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動搖,對標對表推進各項工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強有力支撐。要打牢基礎,大興調研之風,熟悉掌握基層實際情況,突出問題解決,拿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對策;要開拓創新,打造工作品牌,把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下去,進一步轉化為推動工作的長效機制;要穩中求進,注意防範風險,提高工作的嚴謹性、科學性、規範性;要重視溝通,及時交流分享,廣泛凝聚思想共識和智慧力量,奮力開創新時代教育政策法治工作新局面。
【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10月19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幹傑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認真貫徹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和《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高品質教育培訓幹部,高水準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和能力支撐。
李幹傑指出,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事關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要持續抓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教育引導廣大幹部自覺做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要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幹部成長全週期,推動幹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大力抓好履職能力培訓,著力增強幹部推動高品質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要積極構建完善的幹部教育培訓體系,加強培訓機構、師資、課程、教材建設,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時代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要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大力營造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6月19日至20日,2023年全國教育數字化現場推進會議在湖北武漢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出席會議並講話,湖北省副省長邵新宇出席會議並致辭,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岩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數字中國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去認識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戰略意義,把握髮展規律,抓住歷史機遇,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助力教育優質均衡,支撐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教育強國。
會議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在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教育部啟動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全面優化優質資源供給服務,支撐教育重大改革任務實施、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教育數字化發展道路。平臺累計瀏覽量達260億次,訪客量超19.2億人次,訪問用戶覆蓋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會議要求,要堅定信心,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賦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教育創新和國際交流。要以教育數據資源為要素,加強和夯實應用,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形成優秀案例。要以健全管理機制為牽引,開放發展,推進高水準教育國際化。
【2023年教育人才培養“關鍵詞”】
採取中高職貫通、中高本銜接、完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探索支援高水準本科學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等措施,加快探索高校分類管理評價機制改革,繼續把“雙減”擺在突出位置來抓……教育部12日召開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提出今年人才培養“關鍵詞”。
“新的一年,我們要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加快建立健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懷進鵬説。
會議提出,要繼續把“雙減”擺在突出位置來抓;要採取中高職貫通、中高本銜接、完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探索支援高水準本科學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等措施,讓職業教育早期分流的學生通過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體系設計獲得“回流”的可能,讓不同稟賦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終身學習、多樣化成才。
高等教育方面,要與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對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要加快探索高校分類管理評價機制改革,相應調整資源配置方式,引導高校克服“大而全”“同質化”等問題,在不同“賽道”上辦出特色、辦出水準。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教育部網站、中國教育報)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