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于11月4日在國際灌排委員會第七十四屆執行理事會上公佈,我國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江蘇洪澤古灌區、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4處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已達34處。
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
七門堰是位於舒城縣境內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距今約2200年,史稱“七門三堰”。
七門堰所在的舒城縣位於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的江淮地區,複雜的地形地貌,讓舒城縣呈現出山區易發山洪、崗丘地區易旱、平畈地區易澇的特點。這也讓七門堰調蓄灌溉工程具有與眾不同的結構形式。
航拍安徽七門堰引水灌溉工程一隅。(無人機照片) 李濤攝
堰渠的規劃大有文章。在取水樞紐的規劃上,七門堰古代調蓄灌溉系統選擇在河流由山谷進入平原的“谷口”地段修建。這個位置上,河床由窄變寬,坡度由陡變緩,在此佈置取水樞紐,不僅便於因勢利導控制水流,又方便施工。七門堰灌溉渠線的規劃充分利用了地形條件,沿一定等高線行進,保持適當的輸水底坡,滿足自流灌溉控制水位高程,合理規劃佈置陂、塘、垱、渠、溝,以保證最大的灌溉範圍。工程利用了杭埠河衝出谷口的水勢,又利用了大別山余脈一直向東北延伸的自然地勢,在江淮之間形成了一條設計科學、佈局合理、縱貫舒城的水道,水自西南而東北地輸送,形成一個自流灌溉系統。
新中國成立後,舒城縣政府將七門堰灌區與杭北幹渠溝通合併為杭埠河灌區,後與淠史杭灌區融為一體,發揮了灌溉、防洪、抗旱等重要作用。
江蘇洪澤古灌區
洪澤古灌區,西依蜿蜒曲折的洪澤湖大堤,東至白馬湖,北臨蘇北灌溉總渠,南至淮河入江水道,現狀控制灌溉面積48.13萬畝。
洪澤古灌區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古灌區的水源為洪澤湖,洪澤湖前身為破釜塘。東漢建安四年(199年),廣陵太守陳登率軍進駐淮河右岸,築破釜塘,屯田灌溉,在武家墩修築捍淮堰30里,成為洪澤湖大堤1800多年曆史的開端。
西元1128年的黃河奪淮事件是洪澤古灌區發展的分水嶺,洪澤古灌區的功能從引水灌溉轉變為防洪兼灌溉。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洪澤湖大堤上建設周橋洞、洪金洞,建成周橋和洪金灌區,形成完備的灌排工程體系。
周橋大塘航拍圖
洪澤古灌區是世界上少有的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且沿用至今的灌溉工程。如今,洪澤古灌區的歷史遺存有67.25千米的洪澤湖大堤、15千米的明清石工墻、源自三國至清代的5條灌排河道遺存。5尊鎮水鐵牛、34塊石碑、300多塊石刻以及滾水壩遺址、決口遺址等組成蔚為壯觀的工程遺存。延續118年的滾水壩運作紀錄和連續127年的水位觀測紀錄,眾多上諭、奏疏、治水論著、治水工藝、傳統習俗、神話傳説等形成了極為豐富的非工程遺存,具有極高的遺産價值。
據了解,洪澤區不僅將古灌區打造成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生態灌區,還將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努力構建以洪澤湖大堤為軸線,以沿線特色鎮街、園區、景區為支點的“一廊五片”綠色發展格局,創建江蘇省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山西霍泉灌溉工程
霍泉灌溉工程位於山西洪洞縣,唐貞觀年間已有記載,經過近1400年發展演變,至今仍發揮著灌溉、供水、生態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總面積10.1萬畝。
據洪洞縣霍泉和南垣水利事務中心主任張建仲介紹,霍泉灌溉工程在發展演變中建立了集觀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體的開發利用體系,至清代形成完善的工程體系,包括以霍泉為核心的泉源工程、以北霍渠和南霍渠為核心的渠係工程、以分水鐵柵為核心的控制工程、以水磨為核心的水能利用工程。
霍泉泉源全景
在長期的開發利用實踐中,霍泉灌溉工程建立了以地畝為基礎、以水戶為單元、各渠相對獨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等,創造性提出基層管理中相對公平的原始水權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霍泉灌溉工程仍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灌溉、供水、生態、旅遊等功能,灌溉面積10.1萬畝,灌區覆蓋洪洞縣廣勝寺、大槐樹、趙城、明姜、蘇堡5個鄉鎮,面積約佔全縣總面積的12.2%。
中國水科院水利遺産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長助理李雲鵬表示,霍泉灌溉工程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其歷史上形成並持續沿用嚴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稱作“霍泉水法”,並被其他灌區參照制定“霍例水法”,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傳承價值。
湖北崇陽白霓古堰
白霓古堰位於湖北省崇陽縣境內,包括石枧堰和遠陂堰兩座古堰。其中,石枧堰位於白霓鎮油市村,最早建於五代後唐時期,距今已有1100餘年。
深秋時節,從空中俯瞰,油市村水曲宛如遊龍,盤旋在綠樹掩映的村莊中。據崇陽縣水利專家介紹,石枧堰渠首樞紐在堰體底部,創造性設計了獨特的泄洪排沙底孔,孔口橫斷面呈矩形,寬約1.5米,高2米,孔口設有閘門,方便開啟。泄洪排沙底孔的設置,最早主要在汛末開啟底孔泄流,降低堰上水位以便檢修維護堰體。同時,泄流時底孔排沙,能排出壩前淤積的泥沙。泄洪排沙底孔的設計和運用,使得石枧堰安全穩固運作至今而不淤廢,仍保留較大的庫容。
遠陂堰位於白霓鎮洪泉村的大市河上,根據記載,該古堰在南宋寶慶二年曾重修過,説明在此之前該古堰已經存在,距今已有約800年的歷史。
航拍崇陽白霓鎮,水曲如遊龍(資料圖)。吳淘淘 攝
該專家表示,兩座古堰雖歷經多次修葺,至今仍發揮著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積約3.5萬畝,是我國丘陵山區水利灌溉工程的代表,也是我國古代大規模砌石結構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
據悉,白霓古堰不僅還保留著灌溉農田的基本功能,如今還成為集生態補水與景觀休閒為一體的生態堰、環保堰、旅遊堰。其中,油市村依託古堰等歷史資源,打造小自然田園綜合體、旅遊民宿,發展鄉村旅遊,每年遊客量達30余萬人次,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併入選全國1000個“最美鄉村”。
灌溉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設立於2014年,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産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優秀的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今年與中國的4項遺産同時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印尼、伊拉克、日本、泰國、土耳其的15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量已達到159項,遍佈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個國家。
中國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特有的自然氣候條件,使灌溉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歷史上建設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産類型最豐富、分佈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中國古灌溉工程遺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點。幾千年來,灌溉工程一直是我國農業文明發展的根基支撐,也是中華民族生存之本。沿用至今成百上千年的灌溉工程遺産所承載的治水哲學已成為中華文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傳統哲學觀的象徵。保護傳承灌溉工程遺産對於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進水利高品質發展以及助推鄉村振興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綜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網、中新網、安徽日報、中國江蘇網、洪洞縣委宣傳部、水利部等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