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英津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為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意見》在延續此前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基礎上,對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進行了系統規劃,為台胞台企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閩台融合發展基礎堅實
福建是廣大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80%的台胞祖籍地在福建,閩台民眾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近年來,福建省在中央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政策的指引下,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從社會、經濟、管理、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紮實推進閩台融合發展,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福建於2018年6月出臺文件,對台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台胞子女教育、公共租賃住房、勞動保障待遇、住房公積金、基本養老保險等方面提出細化措施,確保在閩台胞與當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2019年5月,福建出臺《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著力在“滿足台胞子女就學需求、擴大對臺招生規模、鼓勵台灣人才來閩發展、擴大招聘台灣教師來閩執教、支援台灣醫護人員來閩執業”等方面細化措施,為台胞來閩就業積極創造條件。目前,福建省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業已形成比較完整的政策體系。
目前,福建率先實現與台灣地區主要港口、海上直航全覆蓋,常態化開通17條海空航線,每週往返高峰時達430個航班,建立了由“小三通”海上航班、“大三通”客滾航線、空中直航航線組成的兩岸最便捷最經濟的海空立體通道。同時,福建在引導台胞台企參與閩台融合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方面做出積極努力,優化了營商環境。
産業合作內容豐富
在經貿融合方面,閩台之間業已形成牢固的經貿聯繫。福建在自貿區建設、能源綠色轉型、新經濟形態發展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為深化閩台經貿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統計數據顯示,福建已吸引超過1萬家台資企業,實際利用台資超320億美元,閩台貿易額累計超1.4萬億元人民幣,每年實際利用台資、新設台資企業數量在大陸各省份中位居前列,18個國家級兩岸産業合作園區遍佈全省,電子資訊、石油化工、精密機械等領域的閩台産業鏈供應鏈融合進一步深化。《意見》提出了“六大支援”,即支援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加強閩台産業合作,提升兩岸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支援古雷石化産業基地、寧德動力電池集群等建設集聚兩岸資源要素有全球競爭力的産業基地、先進製造業集群等,為閩台産業合作指明瞭方向。
福建是全國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福建省累計批辦台資農業項目2994個,合同利用台資45.4億美元,農業利用台資數量和規模居於大陸各省市首位;擁有6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意見》從9個方面促進台灣農漁業和中小企業在閩發展,包括鼓勵台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支援台灣業者參與福建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等。其中,支援台企台農集聚地區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支援符合條件的大陸台企申報中華老字號等舉措頗具創新性。
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
《意見》提出進一步推動廈門和金門、福州和馬祖的融合發展,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放發展,並對區域融合的內容作出具體規劃,提出推動閩台基礎設施應通盡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三個區域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有助於實現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的平衡。
“當地居民待遇”是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的關鍵詞。在支援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方面,《意見》明確支援廈門開展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廈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大自主權。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率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在支援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方面,《意見》提出要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支援馬祖居民在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推進福州與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支援福州新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建立對臺融合協同機制,實現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同時,注重發揮其他地市如泉州、漳州、龍岩、莆田等在示範區建設中的作用,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意見》提出發揮泉州、漳州閩南語地區台胞主要祖籍地優勢,支援龍岩、三明發揮客家祖地優勢,支援三明建設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支援莆田以媽祖故里、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産業合作區等為載體,深化對臺交流合作,支援南平深化生態、文化、旅遊産業對臺合作,鼓勵寧德拓展新能源、海洋養殖産業對臺合作。“多點開花”的局面將為台胞台企提供更多融合發展的契機。
《意見》的貫徹實施,將為廣大台胞在福建學習、工作、生活盡可能提供最大空間、最好條件、最強保障,在最熟悉、最親切的環境中投資興業、安居樂業,享受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