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民進黨當局“執政”下 台灣變迷幻之島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連結      2023-11-16 10:39:46

蔡英文賴清德

民進黨執政下台灣正面臨7個主要的難題。(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台灣現在沒有人在乎做正確的事情,思考對台灣有益的決策,整個台灣彷彿是一個被下了符的“迷幻之島”,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像極了“君無德,官無品,士無格,民無智”的末代之象。需知政治就跟人生一樣,如果不面對問題,就無法解決問題。台灣現在正面臨7個主要的難題:

第一、民族認同曖昧:台灣現在的“執政黨”有點精神分裂,想“獨立”,又怕死;想“嫁給美國”,又沒條件;想“做日本小三”,又不夠漂亮;想賺人民幣,又嘴硬。“要吃不討賺”,只好關起門來,欺淩自己小孩出氣。因為打哥哥,旁邊憨傻的弟弟還會鼓掌叫好。

第二、本土價值混淆:台灣現在的本土價值有點人格錯亂,既要“正名建國”,卻又不敢。這些人説起所謂“捍衛台灣主權”的話來勇氣十足,但要叫他們去去AIT丟雞蛋卻膽小如鼠。所以既然貪生怕死,只好去羞辱一個死人的銅像,因為潑漆、砍腳、斷頭只會易科罰金2000元(新台幣),法院還會再加送每人一幅“台獨英雄”的匾額。

第三、內部仇恨對立:台灣現在的“轉型正義”有點情緒障礙,嘴巴講公義,心裏卻充滿仇恨;表面説和解,背後卻趕盡殺絕;説要忘記歷史傷痛,卻不斷挑起分化對立。他們的支援者最擅長的是網路的集體霸淩與謾罵,因為那些不願意向歷史的仇恨告別的掌權者,從來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害怕失去權利。

第四、經濟停滯不前:台灣現在的經濟有點外強中乾,表面的數據看起來肥吱吱的,可是投資的衰退,內需的減緩,再加上物價的高漲,卻讓感受最切身的庶民經濟,産生一種嚴重的失調與落差。民進黨當局想南向,沒市場;想西進,沒膽量;想叫外資和台商回來,沒本事。只好硬著頭皮搞前瞻、風電、太陽能,讓台灣的生態成為軌道、風車、電板的祭品。因為錢灑下去,多少還有點油水可以撈。

第五、能源左支右絀:台灣現在的能源有點長期透支,想增加電量,又不聽專業;想天天吹冷氣,又不要便宜乾淨的核電;想開發綠能,又不願面對再生能源的局限與不穩定性。只好多燒碳,叫老百姓慢性自殺。

第六、對外關係疲軟無力。民進黨當局有點自欺欺人,想要交朋友,又四處挑釁;想要出去跟別人玩,又不願遵守規則;想要跟人家對幹,又沒有本錢。只好有事?事到外面膨風,刷一下存在感,再回家討拍拍。因為支援他們的選民,再笨,再壞,再沒出息,也要寵愛自己的小孩。所以只要哭喊一聲:“台灣人被欺負了!”就可以讓支援者同仇敵愾,槍口一致對外。這種八點檔連續劇的民粹戲碼,20年不變,因為悲情牌跟同情票,永遠有收視率。

第七、財政金融危機:台灣現在的“執政黨”就像是一個坐擁金山的敗家子,花起錢來從不手軟,不論是養網軍、買軍購、簽風電疫苗合同,都是凱子行徑,億來兆去,完全不把人民的辛苦錢當一回事。蔡英文當局舉債年年創新高,截至今年舉債已達6.3兆元,台灣民族平均每人扛債24.9萬。另一方面,臺股總市值已佔GDP比例高達264%,如扣除境外公司市值,臺股恐是世界第一,金融危機一觸即發。然而綠營政客坐擁高薪,既無專業又無遠識,渾噩度日,不知禍之將近也。

台當局領導人沒有智慧,用的官員阿諛奴庸,支援的群眾無知理盲,那麼到最後一定是把所有的人民一起拉下去陪葬。正是“上有蠹政病民,下有枯魚病鶴。”台灣人民若還要自甘受唬弄,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作者汪志雄為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