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真金”與“真情”寓于兩岸共同心聲 台當局應順勢而為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政治      2023-11-20 10:38:36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題:“真金”與“真情”寓于兩岸共同心聲 台當局應順勢而為

  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10週年年會的舉辦,讓兩岸企業界重量級人士線上下匯聚一堂。這是兩岸最高層級的民間經貿領袖交流平臺,會上發出的聲音反映出兩岸工商界的主流意見。

  “加強經濟合作、深化融合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等為與會者廣泛呼籲。這也是今年以來,伴隨走出新冠大流行、大陸經濟穩步復蘇,希望到大陸投資興業的台灣企業界的共同心聲。

   這種共識的形成,首先緣于“深耕大陸、企業合作”能為兩岸經濟帶來“真金白銀”。

  過去十年,兩岸經貿合作交流不斷深入,廣大台商台企抓住時代紅利融入大陸內需市場。兩岸貿易總額在十年內接近翻番,由2012年的1689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3196億美元,大陸實際使用台資累計增至720億美元。

  當前,兩岸經濟合作面臨繁榮與衰退兩種前景的選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近日表示,兩岸和平發展與台灣經濟繁榮有著必然聯繫,兩岸關係好與壞,決定著台灣能否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共同心聲”的釋出,更凸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親情關係。

  大陸的發展潛力和韌性沒有變,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變,繼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初心沒有變。如何在大陸發展的新格局中謀發展?許多台灣工商界人士,尤其是長期在大陸經營事業的台商表示,需嚴肅思考如何參與大陸自身建設,調整企業模式以更適應內需市場。

  這意味著,兩岸産業鏈、供應鏈不僅不可能“脫鉤斷鏈”,經貿聯繫還將愈加密切。

  近期,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能走到今天,是因市場和非市場的兩種機制一起發揮作用。他並強調,台灣企業切勿忽視非市場機制因素。

  所謂非市場機制的因素,是指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天親關係,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的本質屬性。大陸願為台灣同胞提供各種機會,台灣企業能在大陸實現發展,這更多體現于非市場機制上,這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大陸所享受不到的。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心願。

  今年以來,台灣産業界各團體多次赴大陸,除拜會有關部門解決關心議題外,也頻密走訪各地,開拓新的合作。爭取加入工業網際網路聯盟、擴大參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等,進而攜手大陸企業共同開拓海外市場,這是當下台企“登陸”發展所展現出的新趨勢。

  融合發展、高品質發展為企業所需,對於“真金”與“真情”的期待和呼聲,台當局理應順勢而為,真正理解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聲,而非製造兩岸對立,為兩岸企業的相向而行設置障礙。(完)


文章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