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3涉台重要論述|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根脈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特別策劃 > 熱點觀察      2023-12-22 18:18:42

 宋濤在京會見台灣媽祖宮廟代表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2月16日在北京會見來訪的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一行。(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2月16日電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16日在北京會見來訪的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一行。

  宋濤歡迎鄭銘坤率團來訪,充分肯定多年來鄭銘坤和台灣各地媽祖宮廟負責人為促進兩岸同胞交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的貢獻。

  宋濤表示,媽祖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的典型代表。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根脈,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要共同守護傳承、弘揚光大。“台獨”勢力搞“去中國化”是數典忘祖,不得人心的。

  宋濤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新形勢下,恢復兩岸交流和人員正常往來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需要。大陸對臺方針政策堅定不移,為台海謀和平、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的決心和意志始終如一。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希望兩岸同胞多走動、常往來,增進理解、凝聚共識,共同開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鄭銘坤等台灣媽祖宮廟代表表示,“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應當共同珍惜和維護。今後將繼續促進島內媽祖宮廟和基層民眾積極參與兩岸民間交流,讓媽祖文化為增進同胞親情福祉、促進“兩岸一家親”、服務民族復興發揮更大作用。


國台辦: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精神紐帶


 

    2月22日,國務院台辦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精神紐帶。 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2月22日,國務院台辦例行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發言人朱鳳蓮在會上表示,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精神紐帶。

  發言人説,多年來,儘管兩岸關係經歷曲折起伏,但兩岸同胞始終保持人文往來不停、文化交流不斷。大陸方面積極搭建形式多樣的兩岸文化交流平臺,致力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弘揚中華文化,在兩岸産生廣泛積極影響,對增進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和心靈契合、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朱鳳蓮介紹了相關工作:一是支援兩岸文化界人士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合作舉辦各類交流活動,促進交流互鑒;二是鼓勵兩岸同胞開展基層人文交流,強化兩岸歷史聯結和情感紐帶;三是推動兩岸同胞共同保護傳承中華優秀文化遺産,彰顯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親緣關係;四是借助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重要平臺,支援兩岸文化機構和青年藝術家共同講好中國故事;五是落實落細文化領域惠及台胞措施,鼓勵台灣同胞共創共用文化繁榮,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朱鳳蓮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通過合力保護文化遺産、共同繁榮文藝創作、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開展文化産業合作、攜手對外弘揚中華文化等多種方式加強兩岸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同胞心靈契合。希望更多台灣同胞共用大陸文化事業發展機遇,堅決反對“去中國化”等“台獨”圖謀,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攜手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關於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合作情況,朱鳳蓮應詢指出,兩岸影視交流是增進兩岸民眾了解、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每年有上千人次台灣演藝人員參與大陸廣電視聽節目和影視製作,很多大陸優秀影視劇深受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

  她表示,我們積極支援兩岸文化交流,“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有多項涉及文化領域的舉措,為台灣相關從業人員來大陸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營造了更好條件。在演出市場方面,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已發佈消息,從2月16日起,各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恢復對涉港澳台營業性演出的受理和審批。2月6日至10日,第11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州成功舉辦,其間舉辦了“夢想新聲音·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秀會”,海峽兩岸54名選手同場競技展現各自風采。獲得“最佳新秀”的3名選手中有2名選手來自台灣,比賽一結束他們就獲得了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的主持工作邀約。

  她説,希望兩岸文化業者抓住機遇,在大陸文化産業的發展進程中分享機遇,進一步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在目前大陸已批准設立的91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涉及民間信仰的交流基地有20個。朱鳳蓮回答相關提問時表示,眾所週知,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地區根深葉茂,各種民間信俗至今依然繁多且活躍,廣泛存在於台灣同胞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民間信仰都源自大陸,大多是隨明清時期閩粵民眾大規模渡海赴臺開墾定居而傳到台灣,數百年間始終保留著對原鄉祖廟的虔誠尊崇。

  她介紹,1987年兩岸交流開放以來,台灣民眾來大陸旅遊參訪交流超過1億人次。一些民間信仰在大陸的祖庭祖廟和重要宮廟成為廣大台胞來大陸的必訪之處,成為維繫兩岸同胞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情感聯結的重要場域和紐帶。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設立一批以民間信仰為主題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為了支援鼓勵這些地方加強建設、發揮作用,為台灣同胞前來參訪和開展兩岸交流創造更好條件,促進同胞心靈契合。我們熱忱歡迎更多台灣同胞到這些交流基地參訪交流。(綜合中新網 新華網 中國台灣網)

新聞連結

台灣文化的主體是中華文化

媽祖文化情牽兩岸 再聚天津共話中華文明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