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商務部官網截圖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1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2023年12月21日發佈公告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産品關稅減讓,根據該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大陸已對原産于台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産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但自公告發佈以來,民進黨當局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圖栽贓甩鍋、回避責任。目前,有關部門正依據ECFA相關條款和有關政策法規,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産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對此,兩岸專家學者都認為,民進黨當局無法處理兩岸貿易問題,只會搞政治操弄,企圖栽贓甩鍋、回避責任,大陸有關做法是對其錯誤做法的正當反制,合情合理。島內産業界、農業界擔憂,如果大陸中止ECFA關稅減讓,台灣地區將會在兩岸貿易中失去逾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失去在大陸市場的優惠待遇,製造業和農漁業將會受到沉重的打擊,許多中小企業將面臨減産或倒閉的危機,導致大量失業和經濟衰退。
ECFA若被中止,“責任在民進黨當局”
大陸日前對臺展開貿易壁壘調查 圖片來源:港媒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張冠華表示,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ECFA。多年來,大陸始終切實履行承諾,推動和保障ECFA的生效和實施,給兩岸特別是台灣相關企業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反觀民進黨當局,上臺前攻擊ECFA,上臺後不僅不採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修改規則、設置障礙,惡意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嚴重阻礙ECFA實施,嚴重損害大陸相關企業和島內消費者利益。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直言,這是民進黨當局自食其果。經貿問題本可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但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協商的基礎以及ECFA繼續實施的條件,使得相關問題難以及時得到妥善解決,讓台灣同胞深受其害。他表示,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兩岸關係。
圖為高雄林園工業區石化業工廠 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認為,民進黨為了一己私利,限制兩岸貿易正常往來,完全不顧台灣發展和民眾福祉。如果兩岸無法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通過制度化平臺清除台灣方面對大陸設置的貿易障礙,大陸有關部門為保護企業合法利益,勢將進一步擴大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産品關稅減讓,甚至不排除由於實施條件與環境的惡化而終止ECFA的可能性。一旦ECFA終止,台灣相關行業特別是傳統産業進入大陸市場的正常通道會受阻,台灣經濟更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嚴重衝擊。
南開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曹小衡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部分産品的關稅減讓被中止,責任完全在於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民進黨上臺後,一系列“倚美謀獨”、損害兩岸經貿關係的操作嚴重干擾兩岸經貿往來,破壞了WTO貿易準則,是民進黨當局試圖在經濟層面切割兩岸經貿聯繫,示好美國、“強化”美臺的“盟友”關係的倒行逆施之舉。他認為,相關部門採用“中止”而非“終止”來對此次決定進行表述可以説相當精確。法律意義上“中止”的意思是暫停程式,而“終止”的意思完全停止不再恢復。換言之,此次“部分中止”意味著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可以通過恢復兩岸協商談判,來重新執行相關的關稅優惠。
北京科技大學學者溫天鵬表示,大陸依據ECFA相關條款和政策法規有條不紊地採取有關措施,完全正當合理。民進黨當局出於選舉私利,抹黑大陸,險惡用心人盡皆知。目前大陸研究進一步減免ECFA關稅減讓,涉及面將更廣,將對台灣相關産業産生明顯衝擊。奉勸民進黨懸崖勒馬,不要再一意孤行,以島內民生福祉為念,早日改善兩岸關係,與大陸協商談判,解決相關問題。
賴清德曾聲稱“ECFA不是台灣應該走的路” 圖片來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台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曾指出,賴清德雖然聲稱“ECFA不是台灣應該走的路”,但不會單方面中斷ECFA,因為這樣做是違背民意。民進黨反而是怕大陸取消,蔡英文過去也罵ECFA是所謂“糖衣毒藥”,但是執政將近8年還是沒有中斷。他表示,台灣現在是依靠大陸市場,最近對大陸出口有降低一點約佔總出口的38%,過去大約都是四成靠大陸市場。
台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係教授李隆生指出,倘若關稅優勢瞬間喪失,相關衝擊甚巨,不容小覷,而傳産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在台就業人口眾多,但民進黨對此似乎束手無策,卻也沒辦法找出替代方案助産業解套。他悲觀表示,台灣傳統産業面對ECFA可能生變的驚滔駭浪,台灣在兩岸關係交惡的情況下,又難以參與其他自貿區,傳産業活下去,唯有外移設廠,到東南亞或大陸生産出貨,以免高昂關稅纏身,台灣的産業空洞化風險恐怕更加嚴重,不可不慎。
台灣華梵大學特聘教授杜震華表示,兩岸關係惡化,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壁壘不除,則ECFA萎縮是遲早之事。而民進黨當局只能制式反應:甩鍋“介選”,強行辯稱“影響有限”,但民進黨若只看相對“有利”的短期影響,隱藏相對“不利”的中長期效果,那就是在蒙蔽民眾的正確認知。如果對中長期效果不做超前部署,那麼未來巨大的經濟衝擊才是台灣真正的悲哀。
“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
台灣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台灣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11日通過新聞稿表示,很多商總會員台商反映ECFA一旦終止,將對台灣造成重創,不僅失去大陸市場,相關産業面臨高關稅、失去競爭能力。賴正鎰提到,ECFA自2010年9月生效以來,為台灣的産業帶來很大的利益,兩岸之間簽訂ECFA後,台灣商品才享有稅金優惠。一旦去掉這些優惠,無疑會對台灣帶來衝擊。他認為,台當局應設法緩解兩岸的緊張關係,讓兩岸能夠繼續在“九二共識”下,維持和平穩定的經貿、旅遊、文教及宗教等交流,近年來兩岸進出口比重超過40%,唇齒相依,尤其是ECFA及服貿協議之重要,對台灣出口能夠有更大的幫助,台當局應該重啟對話。
曾在在馬英九時期擔任貿易調查委員會顧問兼中區團長,協助推動ECFA的台灣國鈞實業公司董事長陳明德直言,非常明確,民進黨沒能力處理兩岸貿易問題。他擔憂這波關稅減讓中止只是開端,若進一步限縮對臺優惠,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鎖定機械業,因為機械業不只銷陸密集,且已建立密切的兩岸商業模式,所涉及的上中下游産業鏈廣泛,倘若關稅減讓被中止,後果不堪設想。
圖為台灣機械業者到大陸參展 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抨擊民進黨政客,不要總是説“ECFA對台灣GDP影響不大”,講這句話就糟糕了,應該想盡辦法讓損失降到最低,這才是正確的做法。許舒博直言,民進黨當局説要分散市場,但是“新南向政策”走了8年,新南向市場有取代大陸市場了嗎?“沒有,兩個市場就不一樣,光是購買力就不一樣。”他認為,未來不管台灣哪個政黨當選,兩岸和談的機制勢在必行,完全不談,就什麼都沒有。
台灣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長林蔚丞向香港《大公報》表示,大陸市場廣大,發展前景廣闊,如果ECFA取消關稅減讓項目擴及到台灣的機械、紡織業,確實業者很難生存下去,前景堪憂。因為機械業、紡織業多是中小企業,假設ECFA真的中止,對島內勞工的影響非常大。
台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對台灣經濟前景憂心忡忡。黃一成説,台灣地區農漁業作為受益於大陸惠台政策最大的産業之一,ECFA早期清單給島內中小企業以及農漁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巨大利益。大陸接下來如果進一步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等産品關稅減讓,屆時台灣養殖業將失去“零關稅”優惠。他希望民進黨當局改善兩岸關係,如此才能真正造福台灣民眾。
“民進黨應儘快改善兩岸關係,多為民生著想”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台灣南部屏東縣劉姓漁會負責人表示,如果ECFA中止關稅減讓,台灣地區將會在兩岸貿易中失去逾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失去在大陸市場的優惠待遇,台灣地區的製造業和農漁業將會受到沉重的打擊,許多中小企業將面臨減産或倒閉的危機,導致大量失業和經濟衰退。劉先生説,同行們都在擔心如果漁農産品在ECFA清單中被除名,後果不堪設想。他呼籲民進黨當局應儘快改善兩岸關係,處理相關問題。
示意圖 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每年12月到次年4月,是台灣釋迦(番荔枝)的産銷旺季。台東卑南鄉釋迦農曾憲忠表示,2021年台灣釋迦被大陸海關多次檢出大洋臀紋粉蚧而暫停輸入,2023年6月才恢復輸入。今年他種有兩甲地的釋迦,因受到颱風的影響大概能産2萬多個釋迦,大部分將銷往大陸,如果被取消“零關稅”,將嚴重影響收入。他呼籲民進黨當局要多為民生著想,而不是一味地挑戰大陸的底線,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穩定。(資料來源:商務部官網、台灣《中國時報》、香港《大公報》、香港“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