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本輪巴以衝突以來首次!駐約旦美軍遭襲 中東局勢再升級?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4-02-02 11:44:12

2023年10月12日拍攝的衛星圖,顯示位於約旦東北部,被稱作22號塔的美軍基地。(圖源:路透社)

2023年10月12日拍攝的衛星圖,顯示位於約旦東北部,被稱作22號塔的美軍基地。(圖源:路透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美軍駐約旦基地遭遇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死亡、數十人受傷,這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駐約旦美軍首次遇襲、首次有美軍士兵在中東地區的襲擊中死亡,可能導致本已岌岌可危的中東局勢嚴重升級,“美國如何進行回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美國誓言報復駐約旦基地遇襲事件

當地時間1月31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表示,美國認為,約旦美軍基地遇襲事件的幕後黑手為伊拉克武裝組織“伊斯蘭抵抗組織”。“我們認為,在約旦發生的襲擊是由伊拉克一個名為‘伊斯蘭抵抗組織’的傘狀組織策劃、提供資源並促成的,它包括‘真主旅’等多個組織。”

但柯比沒有明確指責“真主旅”,稱其並非唯一對美軍基地此前遭襲負有責任的組織。柯比表示,美國正準備對此次襲擊事件做出回應,反擊將分為多個階段。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是美國首次正式對美軍駐約旦基地遇襲事件做出歸因。

這是1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雪中的白宮。(圖源:新華社)

這是1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雪中的白宮。(圖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1月28日,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表聲明説,一架單向攻擊無人機當天襲擊了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一處被稱作22號塔的美軍基地,造成3名美軍死亡、至少34人受傷。美國官員透露,無人機襲擊了美軍部隊宿舍附近,這是傷亡人數較高的原因。

襲擊發生後,伊拉克武裝組織“伊斯蘭抵抗組織”宣佈對襲擊負責,但美國總統拜登及防長奧斯汀等政府官員都指責伊朗對此次襲擊負有責任,是襲擊的“幕後黑手”。拜登在聲明中説,美方將“擇機以自己的方式”追究發動襲擊者的責任,並承諾繼續打擊恐怖主義。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1月29日在一份聲明中説,約旦東北部美軍基地遇襲與伊朗沒有關係。同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説,約旦美軍基地遇襲與伊朗有關的説法“沒有依據”。美軍對敘利亞、伊拉克的持續空襲以及加沙地帶的衝突只會加劇這一地區的不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武裝組織“真主旅”1月30日宣佈,暫停針對美軍的軍事行動,“以避免伊拉克政府陷入尷尬”。美國《紐約時報》稱,“真主旅”這一舉動“出人意料”,其發佈消息的時間就在拜登稱已經決定如何應對美軍遇襲事件後不久。該組織聲稱,他們在伊朗的“兄弟們”曾經“多次反對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美國佔領軍施加壓力和升級局勢”。

2023年11月4日,大批伊朗民眾在德黑蘭等多個城市舉行集會。集會者表達了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援,嚴厲譴責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襲擊。(圖源:新華社)

2023年11月4日,大批伊朗民眾在德黑蘭等多個城市舉行集會。集會者表達了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援,嚴厲譴責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襲擊。(圖源:新華社)

初步調查:美軍遇襲或因敵我不分

兩名要求匿名的美國政府官員披露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約旦美軍基地22號塔遭無人機襲擊卻未及時予以攔截,可能是誤把敵方無人機認作返回基地的美軍無人機。美聯社報道,1月28日在敵方無人機低空抵進的同時,一架美軍無人機也在返回基地途中。基地人員因而未動用“土狼”無人機攔截系統。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軍“不分敵我”的具體原因依然不明。返回基地的美軍無人機設有自動識別敵我裝置,當時基地的防空系統保持運作狀態,一般不會混淆敵我。然而防空系統卻未及時啟動,可能是因為發動襲擊方故意讓敵機貼近美軍機,致其難以被發現。這意味著美軍機行動模式或被外部摸清並加以利用,而這需要“大量信號情報”。

遇襲美軍基地22號塔位於約旦境內,靠近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圖源:央視新聞)

遇襲美軍基地22號塔位於約旦境內,靠近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圖源:央視新聞)

  美國方面所稱遭襲的22號塔位於約旦東北部,這一地區同時與敘利亞和伊拉克接壤。距離22號塔不遠,還有魯克班難民營,以及位於敘利亞境內的美國非法駐軍控制的坦夫軍事基地。據報道,22號塔是坦夫基地的後勤和補給中心,至少有350名美軍駐紮。

美國五角大樓副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表示,3名死亡美軍士兵均是佐治亞州陸軍預備役。另有超過40人受傷,多數為擦割傷等程度傷情。撤離約旦的8名傷員中,3人被送往德國就醫,另有5人遭遇“輕微創傷性腦損傷”,預計將返崗。

辛格説,襲擊在1月28日清晨發動,主要攻擊地點是美軍休息的拖車區,不少人當時還在睡夢中。一名要求匿名的美方官員稱有47人受傷。

當記者問及未能擊落敵方無人機是否屬“人為錯誤”時,辛格只説,美國中央司令部仍在評估相關事宜。

襲擊事件令中東局勢面臨危險臨界點

外界擔憂,此次美軍士兵在中東地區遭遇身亡,會預示著局勢的重大升級。美國是否會在伊朗境內發動襲擊,成為外界擔憂的一個問題。有專家分析,此次美軍士兵遇襲身亡,歸根結底是美國長期對中東進行軍事干預,引起了當地民眾和民兵組織的不滿。

據了解,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存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合法的,比如伊拉克,還有一種是強行入駐、佔領。不管是哪一種,美國過去30多年來在中東進行多次軍事干預,侵犯主權,並且美國還一邊倒地支援以色列,引起了當地阿拉伯國家的不滿。

2023年3月1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反戰人士在白宮前參加集會。當日,數百名反戰人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白宮北側拉斐特廣場舉行集會,敦促美國政府反思伊拉克戰爭,呼籲美國關停“戰爭機器”。(圖源:新華社)

2023年3月1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反戰人士在白宮前參加集會。當日,數百名反戰人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白宮北側拉斐特廣場舉行集會,敦促美國政府反思伊拉克戰爭,呼籲美國關停“戰爭機器”。(圖源:新華社)

英國天空新聞頻道認為,如果美國在伊朗境內發動襲擊將産生巨大的影響,幾乎肯定會引發更廣泛的地區衝突,美國總統拜登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襲擊事件或讓當前中東局勢面臨一個非常危險的臨界點。

“這是一個臨界點,這並不一定是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局勢升級到失控狀態的轉捩點,但也非常危險。”英國牛津分析公司中東問題高級分析師勞拉·詹姆斯認為,美國將會作出比以往更強烈的回應。如果發生針對伊朗高層人物的襲擊,伊朗將會以某種方式作出回應,我們只能看著局勢越來越不可收拾。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表示,未來美國報復到什麼程度,現在並不清楚。但是美國現在想做的是,一方面美國要進行強有力的報復,既緩解國內壓力也能對伊拉克和敘利亞民兵形成震懾。但是另一方面,美國又不想讓局勢升級,最終美國可能這兩條原則裏邊必須放棄一條。

卡達半島電視臺認為,美國希望用報復性襲擊給這件事畫上句號,但事情顯然沒那麼簡單。卡達半島電視臺記者艾倫·菲舍爾認為,很清楚的一點是,這些火箭彈和無人機襲擊已經形成了模式。只要美國被認為還在繼續支援以色列及其在加沙戰爭中的所作所為,這種情況就會繼續下去。


(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姚思寒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