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中央一號文件釋放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信號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4-02-05 08:41:32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近日發佈,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對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進行系統部署,釋放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信號。

圍繞糧食安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農民增收致富等百姓關心的話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在國新辦4日舉行的發佈會上進行全面解讀。

穩面積、增單産兩手發力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3年全國糧食産量再創歷史新高,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兩個確保”,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重點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穩面積、增單産兩手發力,確保糧食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023年10月14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會盟鎮黃河岸邊的下古村,農民收穫大豆。新華社發(李衛超 攝)

據介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從關鍵入手,在完善農業保險、健全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中央一號文件統籌糧食生産、流通、消費,打出了政策‘組合拳’。”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産保供作為重點,明確了主攻方向,提出了任務目標:

——穩定播種面積。關鍵是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兩個積極性。適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確定稻穀最低收購價;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稻穀補貼政策,優化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範圍,實現三大主糧保險全國覆蓋、大豆保險有序擴面。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重點加大産糧大縣支援力度,探索建立糧食産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

2023年10月23日,水稻收割機在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大冷鎮上三家子村的稻田中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主攻單産提升。文件明確,實施糧食單産提升工程,整合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重點是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多措並舉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

——拓展食物來源。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前提下,面向整個國土空間資源要食物,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強化節糧減損。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弘揚節約光榮風尚,提倡健康飲食,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提升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準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個主題,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對“三農”工作進行系統部署。

韓文秀表示,學習“千萬工程”經驗,重在學習運用蘊含其中的理念方法。比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穩紮穩打、久久為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農民群眾期盼中找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城鄉發展和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培育壯大鄉村富民産業;堅持黨建引領、大抓基層,不斷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等等。

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鎮的西山漾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周邊的居民區相互融合(無人機照片,2023年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民群眾的期盼。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提升鄉村建設水準、提升鄉村治理水準。

韓文秀表示,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重點是堅持産業興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産業;提升鄉村建設水準重點是從各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提升鄉村治理水準重點是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安寧。

下一步如何推進鄉村建設?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鄉村建設要從各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幹一件、成一件。”祝衛東説,要強化規劃引領,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補上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務水準,把握鄉村建設的時度效。

2024年1月5日,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浮石鎮六寮村議事協商主題廣場,鎮、村幹部和村民在議事。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他表示,在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方面,各地經濟發展水準、自然地理條件不同,要因地制宜推進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農村改廁。要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一體化推進鄉村生態保護修復,讓農村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鄉村建設要突出為農民而建,重在可持續。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數量服從品質、進度服從實效。”祝衛東説。

強化農村改革創新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祝衛東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任務更繁重,矛盾更複雜,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發展生産力。

“健全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制”“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墾改革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深化農村改革重點工作作出了部署,為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2024年2月1日拍攝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紅水河鎮紅河村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史傳鴻 攝)

祝衛東介紹,要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方向已經明確,今年將開展整省試點,探索具體的實施辦法,為全國面上推開打好基礎。文件還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産經營隊伍,著力解決“誰來種地”問題。

他表示,要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這項改革前期已完成清産核資和股份量化,要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産參股等多樣化途徑,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農村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必須堅守農村改革底線,鼓勵各地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強化改革舉措整合增效,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祝衛東説。

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要求。如何進一步兜牢底線,增強發展能力?

據了解,截至2023年底,我國超過六成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消除了返貧風險,其餘也都落實了幫扶措施,沒有出現規模性返貧。

2024年1月18日,社區居民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禾庫鎮紅安社區的鄉村振興就業車間工作。紅安社區是由易地搬遷安置區單獨成立的新社區,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安置區。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防止規模性返貧既是重大的經濟任務,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務,必須持續用力,思想上不能鬆懈、工作上不能鬆勁。”韓文秀説,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重點強調搞好監測幫扶、強化産業和就業幫扶、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等三個方面。

文件明確,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等重點地區,要進一步落實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對口幫扶等傾斜性支援政策,著力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發展能力。

發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實際增長7.6%,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39:1。

“也要看到,鞏固農民增收勢頭面臨不少困難挑戰。”祝衛東説,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擺在突出位置,重點從挖掘産業經營增收潛力、穩定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拓展轉移性收入、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産權益等四方面著力。

2024年1月14日,蝦農在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南洲鎮班嘴村琴湖農業深水蝦養殖基地收穫小龍蝦。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據介紹,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支援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手工作坊、林下經濟等家庭經營項目;健全全産業鏈監測預警機制,強化多品種聯動調控,提升消費幫扶助農增收行動實效。同時,強化産業發展聯農帶農的政策導向,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涉農企業扶持政策與帶動農戶增收掛鉤機制,更好地帶動農民參與産業發展、分享增值收益。

文字記者:于文靜、高敬、鬱瓊源、王聿昊

海報設計:姜子涵

編輯:郭寶江、高松齡、徐亮、陳朔、郭昱、侯幫興、程昊

統籌:王潔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姚思寒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