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明年起“除夕年三十”消失5年! 台北天文館曝原因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社會萬象      2024-02-08 15:51:34

華夏經緯網2月8日訊: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除夕是農曆12月最後一天,又被稱作“年三十”,但天文館表示,因為月球運作影響,今年過後,2025至2029年這5年,農曆12月29日的次日逢“朔”,也就是月球位於地球與太陽之間,在農曆視為初一,所以“年三十”就消失了。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農曆是基於月相變化制定的曆法,基準是“朔”發生的當日訂為初一,但月相變化週期為29.53天,因此農曆有小月29天、大月30天之分,與陽曆不同的是,農曆大月、小月不固定,是隨實際月相而訂。

天文館解釋,以今年為例“朔”發生2月10日的6時59分,為正月初一,前一日是農曆12月的第30日,因此除夕在臘月三十,但是2025至2029年,農曆12月29日的次日即逢“朔”,臘月二十九也就取代了“年三十”成為除夕。其實“年三十”消失並不少見,2013年、2016年及2022年都發生過臘月為小月,而未來10年中更有8年都沒有“年三十”,只有2030與2034年能把除夕稱為“年三十”。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