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白色巨塔危機!韓國政府與醫療界矛盾持續發酵 醫療混亂進一步加劇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4-02-28 16:04:51

韓國醫療界抗議醫學生擴招發起的辭職潮持續發酵。圖為2024年2月19日,醫護人員走在韓國首爾一間醫院內。(圖源:路透社)

韓國醫療界抗議醫學生擴招發起的辭職潮持續發酵。圖為2024年2月19日,醫護人員走在韓國首爾一間醫院內。(圖源:路透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韓國醫療界針對政府擴招醫學生政策發起的抗議持續發酵,醫療系統危機加劇。韓國政府2月23日將這場保健醫療災難的預警級別調至最高的“嚴重”級別。這是除新冠等傳染病疫情外,這一預警級別首次被上調至“嚴重”級。面對醫生團體所提撤回擴招計劃的要求,韓國政府依舊態度強硬,固守己見,雙方近期能否坐到談判桌並縮小意見分歧,引發關注。

韓國醫生辭職潮愈演愈烈 加劇醫療混亂

由韓國政府宣佈擴招高校醫學生引發的這場醫生罷工行動2月19日從首都圈開始,迅速蔓延至全國。據韓國保健福祉部27日消息,截至23日下午7時,全國100家實習醫院所屬實習住院醫生共10034人提交辭職報告,佔這些醫院實習住院醫生總數的80.5%。缺勤醫生達9006人,佔72.3%。

韓聯社稱,反對韓國政府醫學院擴招政策的實習和住院醫生集體辭職已持續一週,近期部分醫院又出現專科培訓醫生離崗跡象,甚至部分醫大畢業生也放棄了實習聘用合同,預計這將進一步加劇醫療混亂。

為應對集體離職所帶來的影響,首爾主要大型醫院將手術和診療日程減半。首爾五大醫院中,延世大學附屬世福蘭斯醫院及江南世福蘭斯醫院26日將手術減少至平時的一半;三星首爾醫院和首爾峨山醫院分別將減少至45%至50%和40%至50%;首爾聖母醫院和首爾大學醫院則正在根據不同科室情況調整手術和診療日程安排。

韓國首爾一間醫院的醫護人員2月19日工作景象。(圖源:路透社)

韓國首爾一間醫院的醫護人員2月19日工作景象。(圖源:路透社)

隨著大量醫生離開醫療現場,許多醫療輔助人員受到波及,比如護士和救護車上的急救人員。部分醫院以普通病房患者減少為由,要求這些病房的護士休年假。同時,醫師助理和重症監護室護士面臨更加繁重的工作。

急診室人力緊張,負責運送急症患者的急救人員因此處境艱難。他們很難找到願意接收患者的醫院,不得不帶著患者四處奔波,頻頻碰壁。23日甚至有一名患者因未能及時找到接收醫院而身亡。《韓民族日報》稱,江原道87.3%的實習醫生交了辭職信,當地醫療資源緊張到需要跨市尋找急診室的程度。

《韓民族日報》指出,處於進修階段的住院醫生一旦離開,大型醫院就無法正常運轉,這體現了韓國醫療環境的“畸形”:醫院追求收益最大化,過度依賴低工資的住院醫生,要求他們長時間工作。政府不能只顧增加醫生數量,應“真誠地”改革醫療政策。否則,在政府和醫療界的對峙局面下,承受後果的是民眾。

政府放狠話 將對未復崗醫生司法處理

韓國保健福祉部長官曹圭鴻2月27日在主持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時表示,政府將在本週內完成對50家大型綜合醫院實習和住院醫生出勤情況的檢查,從3月起將對未復崗的實習和住院醫生採取吊銷醫師執照等相關司法措施。

據了解,韓國政府將對接收實習和住院醫生人數排名第51至第100位的50家醫院展開現場調查。曹圭鴻説,政府將基於法律和原則堅決應對非法的集體辭職離崗行動,並再次敦促離崗醫生在2月29日以前返崗復工。

韓國政府26日呼籲參加集體辭職行動的醫生儘快返崗,承諾對在2月29日之前返崗者免予追責。根據韓國法律,如果醫生未按政府要求返崗,將面臨禁止行醫最多一年的處罰,情節嚴重者最高可判三年監禁。對於被判監禁、延期宣判或緩刑的醫生,可吊銷行醫執照。

在韓國,若被吊銷醫師執照,不僅意味著失去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韓國醫生平均年薪高達約129萬人民幣)。據韓國《東亞日報》報道,如果受到吊銷執照處分,還將對之後的職業生涯産生影響。

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醫學院擴大招收醫科生是必要措施,有關醫療改革不容談判或妥協。(圖源:路透社)

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醫學院擴大招收醫科生是必要措施,有關醫療改革不容談判或妥協。(圖源:路透社)

對於愈演愈烈的醫生辭職事件,韓國總統尹錫悅27日表態稱,絕不就醫療改革問題進行談判,相關改革不容妥協。尹錫悅表示,政府認為當前是推進醫療改革的最後一次機會。他稱,醫學院擴招是為切實履行憲法賦予國家的職責而採取的最起碼的必要措施。即使醫科大學從現在起開始擴招,10年後醫生才能有所增加,這一計劃無法推遲。

此外,韓國保健福祉部27日以涉嫌違反《醫療法》相關規定、妨礙公務等向警方舉報大韓醫師協會緊急對策委員會5名相關人士,指出他們通過提供法律支援,教唆並協助實習和住院醫生集體辭職。這是實習和住院醫生發起集體罷工後,韓國政府首次舉報醫協方面人士。韓國媒體指出,保健福祉部的舉報意味著韓國政府對醫生集體辭職行動的“原則應對”正式開始。

醫生和政府因擴招醫學生問題持續“硬碰硬”

此輪醫界地震的導火索是韓國政府2月初宣佈的一項新政:為解決醫生短缺問題,將從2025學年高考開始擴招醫學院新生,規模從現行的3058人增至5058人。據韓國衛生部門測算,如果維持現有招生規模不擴招,到2035年,韓國醫生缺口將高達1.5萬人。

然而,擴招計劃招致醫生團體和醫學院學生強烈反對,他們指責政府推出的擴招計劃是“草率的單方面決定”,將引發過度醫療並使醫保系統資金緊張。他們認為韓國已經有足夠的醫務人員,解決醫生短缺問題不是擴招而是讓現有醫生得到更高的報酬。

2022年3月22日,在韓國首爾,急救醫療中心醫務人員對救護車和擔架進行消毒。(圖源:新華社)

2022年3月22日,在韓國首爾,急救醫療中心醫務人員對救護車和擔架進行消毒。(圖源:新華社)

韓國政府和醫療界的對峙愈演愈烈,這並不是第一次。2020年8月,文在寅政府公佈醫學院限時擴招方案,遭到醫生群體強烈反對,大韓醫師協會組織了多輪全國醫生罷工。由於當時正值韓國新冠疫情肆虐,政府方面讓步,與大韓醫師協會簽署了一份關於醫改政策問題的協議,雙方同意在新冠疫情平穩後建立醫政磋商機制,才平息了罷工風波。

時隔3年多,尹錫悅政府於今年2月6日宣佈,將從2025年高考開始擴招醫學院新生。10天后,韓國首都圈五大醫院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決定集體辭職,大韓醫師協會緊急對策委員會17日表示,支援實習、住院醫生自願辭職,並稱此次將進行醫生無限期罷工,只有在政府取消擴招2000人的方針之後,雙方才能展開對話。

不論是2020年的醫生集體罷工,還是此次罷工辭職潮,韓國醫生群體都採取集體行動。有分析認為,抱團和論資排輩意識濃厚的集體文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韓國綜合醫院的一名住院醫生對媒體説:“從考進醫大到結束實習生及住院醫師等實習期,本就長期在一起,之後還要共事幾年,所以醫生這個圈子的凝聚力和彼此尊重感非常強。如果各科室有一兩名住院醫生遞交辭職書,剩下的人很難不跟隨。”

目前,韓國醫界的罷工辭職潮尚未有緩和跡象,與此同時韓國政府也沒有透露出協商的意圖。韓國保健福祉部副部長樸敏守表示,政府無法滿足醫療界的要求,每次醫療罷工都讓病人受苦受難,這樣的歷史不能再重演。


(資料來源:新華社、韓聯社、央視新聞、澎湃新聞、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姚思寒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