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遭襲英國貨輪完全沉沒 恐將威脅紅海生態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4-03-07 09:23:03

這張拍攝日期不明的照片顯示了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沉沒前的景象。葉門政府3月2日發表聲明説,受暴風雨影響,此前被胡塞武裝導彈擊中的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1日夜間在葉門海岸附近沉沒。新華社發(葉門政府供圖)

這張拍攝日期不明的照片顯示了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沉沒前的景象。葉門政府3月2日發表聲明説,受暴風雨影響,此前被胡塞武裝導彈擊中的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1日夜間在葉門海岸附近沉沒。新華社發(葉門政府供圖)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被葉門胡塞武裝導彈擊中後,3月1日在葉門海岸附近沉沒。船上所載大量化肥沉入海中,恐將破壞紅海生態平衡,給該地區漁業造成重大災難。

英國貨輪在紅海航道完全沉沒

當地時間3月2日,據葉門官方薩巴通訊社援引處理“魯比馬爾”號貨輪的危機應對小組消息稱,該貨輪已于前一天晚上沉沒,沉沒原因或與天氣因素有關。

該小組對這艘船的沉沒表示遺憾,稱這將對當地海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該小組表示,會研究下一步方案,並確定應對事故造成環境污染的最佳方法。

圖片來源:路透社報道截圖

圖片來源: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報道,這艘懸挂貝里斯國旗、在英國註冊的貨船2月18日在曼德海峽被胡塞武裝用反艦導彈擊中,隨後船員棄船,船體一直向北漂流了約12天,最終在紅海海域遭遇暴風雨後於3月1日晚沉沒。

美軍曾警告稱,該船所載的化肥以及從船上泄漏的燃料可能會對紅海造成生態破壞。

報道指出,這是胡塞武裝2023年11月開始在該海域發動襲擊以來,首艘被完全摧毀的船隻。

沉沒船隻恐將引發環境災難

受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葉門政府外交部長艾哈邁德·阿瓦德·本·穆巴拉克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稱:“‘魯比馬爾’號沉沒是葉門和紅海地區前所未有的環境災難。”當地漁業、珊瑚礁以及海水淡化廠都面臨著貨船沉沒所引發的化肥、燃油泄漏帶來的環境威脅。

這張拍攝日期不明的照片顯示了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沉沒前的景象。新華社發(葉門政府供圖)

這張拍攝日期不明的照片顯示了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沉沒前的景象。新華社發(葉門政府供圖)

漁業是紅海地區的重要産業,尤其是在葉門,在胡塞武裝和葉門政府爆發內戰之前,海産品是繼石油之後葉門的第二大出口産品。

雖然“魯比馬爾”號泄漏的燃油量尚不清楚,但據海事安全公司IR Consilium 的創始人伊恩·拉爾比(Ian Ralby)估計,總量最多可達超過7000桶,這比2020年日本“若潮”號散貨船在模里西斯觸礁漏油事故中泄漏的原油總量要多得多。“若潮”號觸礁事故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並嚴重影響了數千名漁民的生計。

“魯比馬爾”號沉沒所引發的化肥和石油泄漏還可能對紅海海洋生物、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約旦大學海洋科學站主任阿裏·薩瓦爾米表示,向紅海排放如此大量的化肥對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營養物質過量會刺激藻類過度生長,消耗大量氧氣,導致其他的海洋生物無法正常生存。

埃及紅海海濱城市胡爾加達擁有豐富的海洋旅遊資源,其沿海附近大片的珊瑚礁和種類繁多的水下生物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潛水遊玩。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 攝2

埃及紅海海濱城市胡爾加達擁有豐富的海洋旅遊資源,其沿海附近大片的珊瑚礁和種類繁多的水下生物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潛水遊玩。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 攝

紅海中全球色彩最豐富、面積最大的珊瑚礁也面臨著危險。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接觸到石油等有毒物質的珊瑚可能死亡或白化,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受到破壞。除此之外,紅海的珊瑚礁對海水溫度升高表現出耐受性,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與此同時,紅海沿岸的海水淡化廠也面臨著水源污染的威脅。沙烏地阿拉伯一直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廠網路,而吉達等沙特城市幾乎所有的飲用水都依賴這些設施。“魯比馬爾”號泄漏的石油會堵塞海水淡化廠的進水系統,並對海水淡化廠網路造成嚴重損害。

值得注意的是,紅海獨特的迴圈水流模式可能導致泄漏有毒物質在該區域的長期聚集。簡言之,紅海的海水主要在紅海內部流動,在冬季流向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方向,在夏季則流向亞丁灣方向。美國中央司令部近日也警告稱,一場“環境災難”正在醞釀之中。拉爾比對此表示,“泄漏到紅海的東西將留在紅海。”“魯比馬爾”號沉沒帶來的生態影響或將長期持續。

紅海局勢“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指出,“魯比馬爾”號沉沒使業已緊張的紅海安全局勢雪上加霜,面臨進一步升級的風險。

葉門政府軍前高級將領薩拉姆·阿斯巴希説,“魯比馬爾”號沉沒將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可能導致美國和英國升級對胡塞武裝的軍事打擊,甚至不排除兩國對葉門進行地面軍事干預的可能性。

2月24日,葉門首都遭到美英戰機空襲後升起濃煙(手機拍攝)。新華社發(阿扎奇攝)

2月24日,葉門首都遭到美英戰機空襲後升起濃煙(手機拍攝)。新華社發(阿扎奇攝)

本輪巴以衝突去年10月7日爆發後,胡塞武裝頻頻在紅海及葉門附近水域襲擊關聯以色列的船隻,以示對巴勒斯坦的支援。今年1月12日以來,美國和英國連續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空襲,造成多人死傷。對此,胡塞武裝多次稱必將做出回應,並表示只有以色列停火並允許人道主義援助物資暢通無阻運入加沙地帶,襲擊才會停止。

阿斯巴希認為,如果近期巴以和談取得突破,紅海局勢可能會得到緩解。新一輪加沙地帶停火談判3月3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美國、卡達和埃及派代表參加,但以色列沒有派人。斡旋方希望在齋月前達成停火協議,但前景並不明朗。

哈拉茲指出,紅海危機持續發酵,不僅對地區政治經濟造成重大衝擊,也增加了環境污染的可能性,形成惡性迴圈。隨著胡塞武裝不斷襲擊紅海商船,紅海-蘇伊士航線的保費和運費都出現大幅上漲,很多航運公司為降低風險,傾向於讓旗下較為陳舊的貨船來執行這條航線。而這些貨船本身抗打擊能力較差,更容易因遭襲發生船隻沉沒或貨物泄漏等問題。


綜合自新華社、中新社、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