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金庸誕辰百年,江湖已無江湖?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人物      2024-03-11 09:28:42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劉越)今天是金庸的百年誕辰,熱鬧程度堪比武林大會:金庸故里,煙雨樓畔,浙江嘉興廣發“英雄帖”;武俠聖地,珠江口岸,香港恭候有緣人;彩雲之南,天龍遺址,雲南大理州召開座談會……

然而,與“金庸”的火爆相比,他筆下的“武俠江湖”,似乎更符合那句意味深長的箴言: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著名作家金庸。中新社記者 王麗南 攝

武俠已死,有事燒紙?

曾經的武俠有多輝煌?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自1955年《書劍恩仇錄》始,至1972年《鹿鼎記》終,歷時18年,金庸一共創作了15部風靡華語世界的武俠小説。

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書。1957年,《射雕英雄傳》一經刊登便洛陽紙貴,引發全港轟動,可謂“開談不講《射雕傳》,縱讀詩書也枉然”。

天才總是相伴出現。彼時,金庸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被稱為“武俠四大家”。《天龍八部》《七劍下天山》《蕭十一郎》《逆水寒》等經典作品層出不窮。

花開花落,少年子弟江湖老。幾十載春秋過去,如今的武俠小説陷入尷尬境地,令人唏噓。據百度指數,“武俠”在2011年憑藉甄子丹、金城武主演的同名電影迎來最後的熱度巔峰後,一路“躺平”。

“武俠”百度指數。網頁截圖

要知道,武俠曾是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眾多讀者買來報紙後捧著小説連載部分如饑似渴,卻不關注其他版面內容。然而前不久,《2023年圖書零售市場年度報告》發佈,暢銷榜單中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一枝獨秀,卻不見“武俠”蹤影。

從平臺電商渠道來看,噹噹網2023年度暢銷總榜數據中,武俠類小説依舊缺席。值得注意的是,在同年、同網站的武俠類小説暢銷榜上,前十名被金庸作品集佔滿。

好消息,金庸作品仍佔據文壇重要位置。

壞消息,武俠小説似乎後繼無人了。

“我們店內賣得最好的武俠小説是金庸的《天龍八部》。”PAGEONE書店市場經理劉迪告訴記者,在實體書市場上,當代文學、懸疑推理、科幻類書籍的銷售表現比較突出。而武俠類小説中,金庸和古龍的小説相對暢銷,因為“夠經典”。

    金庸拿著一本新出版的《天龍八部》小説。Udndata 攝 圖片來源:東方IC

“武俠類小説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和變化。”劉迪坦言,當代文學、科幻和懸疑等類型小説不斷有新品面世,一些“爆款”的脫穎而出在一定程度上搶奪著大眾讀者的注意力和社交關注度。同時,數字化閱讀的便利和普及自然導致一部分讀者轉向電子書或線上閱讀平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體武俠小説的銷售。

另一方面,網文賽道,武俠幾乎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武俠沒前途,誰寫誰先死”——雖是調侃,但不無道理。以網文頭部網站起點中文網、番茄小説為例。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武俠類”作品的上架數量、閱讀量、作品簽約等數據都穩坐倒數幾名,處境尷尬。

近一年,起點新書發佈數據。圖源“網文大數據”網站

轉頭看看以出售IP改編權佔據行業優勢的晉江文學城,最新100部簽約版權(影視劇及廣播劇)小説中,僅有一部武俠題材。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發佈的第52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5.37億人,達到歷史最高水準。而在閱文集團發佈的《2023網路文學十大關鍵詞》中,“種田”“坐忘道”“AI金手指”“霸總全球化”等詞上榜,仙俠、都市、歷史、現實、玄幻、科幻等多個題材成為年度熱門。成績斐然,“武俠”卻未能分一杯羹。

仿佛《天龍八部》中,無崖子一夜散去七十年功力,曾經撼動文壇的武俠小説從數量到流量都斷崖式下跌。

那麼,作為“虛竹”的仙俠和玄幻,又是如何繼承前輩的豐厚內力的?

“俠之大者”,鬥不過瑪麗蘇和龍傲天?

一鯨落,萬物生。

2010年,中國網路文學進入移動閱讀新時代,各類新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談起文學啟蒙,諸多網文作家的答案都是“金古梁溫”四大家。然而新人們繼承了武俠元素,卻捨棄了武俠“套路”,轉而貼上玄幻、仙俠、異能等標簽。縱然有打鬥招式,門派秘籍,但“江湖”不再是故事中的主體。

令人唏噓的是,曾經孕育出仙俠和玄幻的武俠,如今卻難以上桌。各大頭部網站,仙俠和玄幻是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儘管這兩類題材中,人人都愛我的“瑪麗蘇”和狂拽酷帥的“龍傲天”文學含量過高。

起點中文網玄幻小説人氣榜單。起點中文網截圖

金庸可能想破腦袋也沒琢磨明白,“你是我的心肝寶貝甜蜜餞”和“吾視眾生為螻蟻”的可讀性到底在哪。難道“俠之大者”,還鬥不過瑪麗蘇和龍傲天?

郭靖天資愚鈍只能以勤補拙,喬峰自小少林學武寒暑不輟,張無忌崑崙山幽谷苦練五年《九陽真經》;反觀龍傲天男主,東邊撿神器,西邊綁系統,就能一夜之間突破境界。

斷腸崖上,楊過守候小龍女十六年,喬峰説“四海列國韆鞦萬載就只一個阿朱”,《白馬嘯西風》結尾中,騎著白馬的少女默念“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再看看玄幻名著,動輒大開後宮三妻四妾,又或者男主紅顏知己之多,韋小寶看了都甘拜下風。

襄陽城破之際,郭靖黃蓉殉國,喬峰為阻止宋遼兩軍對壘陣前自戕,張無忌放下滅門仇恨只因武林和平來之不易;另一邊的“瑪麗蘇”文學中,女主為救男主屠遍正清公道,男主為愛發瘋遷怒四海八荒:“我要蒼生為你陪葬!”

玄幻劇《鬥破蒼穹》劇照

然而就算把金庸筆下十五個男主同時搖過來放大招,遇上這類靠系統、重生、穿越等能力成功登上人生巔峰的主角也只能瞬間蒙圈,對方一個“大荒囚天指”,管你多少武林高手,統統灰飛煙滅。

只要設定夠新奇,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爽再毫無邏輯,也的確更符合大部分網文讀者的需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認為,武俠之所以在當今社會逐漸式微,主要源於文化背景的變遷和社會發展的迅猛。

他指出,金庸等武俠大師的作品實質上是傳統寫作的産物,今天的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武俠作品。他們接觸到的資訊更加廣泛多元。玄幻、仙俠等新型文學形式往往融合了現代科技和科幻元素,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架構,為讀者提供更加廣闊的想像空間,滿足讀者對於新奇和刺激的追求,因此更受歡迎。

何處是江湖?我心是江湖

曾經,由經典武俠作品衍生而來的影視劇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然而反覆翻拍之下,觀眾難免審美疲勞——要知道,單單《倚天屠龍記》就有十余個版本。

而近年來,武俠劇走出了改編新道路。爆款《山河令》《蓮花樓》《且試天下》,表現不俗的《少年歌行》《少年遊之一寸相思》等作品都改編自後金庸時代的武俠小説;口碑佳作《鵲刀門傳奇》《一念關山》等則屬於原創劇本,武俠新力量持續收割武俠新受眾。

原創武俠劇《鵲刀門傳奇》豆瓣評分8.1。豆瓣截圖

2024年,由“南帝北丐”“東邪西毒”等五個單元組成的《金庸武俠世界》系列劇即將上映,或許會成為“金庸宇宙”的新起點。

經典曾是流行,流行卻並非都能成為經典。那些豪氣雲天的江湖兒女,字裏行間的家國大義,早已成為時代符號,深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底。這是現在的“流量”題材難以做到的。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金庸百年誕辰之際,武俠真的“死”了嗎?那片“江湖”,真的不復存在了嗎?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採訪中一則有趣的隨筆回答。

1997年,何建明第一次出國。在飛往加拿大的漫長旅途上,他拿出一本金庸小説解悶。臨近回國,他意外結識了一位大學講師。何建明沒有準備禮物,便將那本金庸小説送給對方。

十年後的某一天,何建明接到一個電話,那位外國講師到了北京,希望能和他見一面。見面後,對方提出了一個讓何建明啼笑皆非的請求:帶我見一樣東西,帶我去一個地方。

“他説要去看看金庸小説裏的功夫,見見金庸小説裏的江湖。”何建明大笑:“我説,江湖在哪個地方?我怎麼也找不出來!”

因緣際會,2015年時,何建明到金庸的故鄉浙江開會。臨安東南,吳山山頂,半城山色半城湖。一座古樸大方的亭子映入眼簾,上書“江湖匯觀”。

一側錢塘江,波濤捲起千堆雪;一側西子湖,浮光道道躍金鱗。相思相望知何日,此時此地難為情。在倣若金庸筆下所繪的美景中,何建明想:“怎麼沒有江湖呢?江湖就在此地。”(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王江莉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