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會聲音 | 專家學者熱議兩會熱詞“新質生産力”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4-03-15 11:18:35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丁海濤攝 《瞭望》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丁海濤攝/《瞭望》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産力”是備受關注的熱詞之一,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列為首要任務,並對此進行一系列部署,這也是“新質生産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産力

什麼是新質生産力?概括地説,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倪紅福表示,我國在新質生産力的培育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突破性進展,主要體現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數字經濟和資訊技術加速發展、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

“新質生産力的崛起對經濟結構優化和産業升級産生深遠影響,我國在新質生産力的培育和發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倪紅福認為,這表現在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産業結構升級、就業結構優化等方面。

2月27日拍攝的江蘇無錫車聯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智慧網聯汽車座艙域控制器自動化生産線。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2月27日拍攝的江蘇無錫車聯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智慧網聯汽車座艙域控制器自動化生産線。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神舟飛天、蛟龍入海、嫦娥奔月、墨子傳信、北斗組網、天眼巡空、天問探火,新質生産力正在我國持續涌現,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佈局未來、創造未來、競爭未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表示,高品質發展是新時代發展的硬道理,新質生産力是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要義。高品質發展就要構建現代化的産業體系,在現代化産業體系中,新質生産力發揮著主導性作用。>>詳細

發展新質生産力,找準新賽道

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作出具體部署,進一步填充細節,路徑愈加清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著力點已明確,其中有不少提法引人關注。

在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製造業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表示,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情況下,新質生産力順應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大趨勢。新質生産力正在加速形成,促進全要素生産率提高,這是強國建設的戰略機遇。

2023年12月10日,江蘇常州一汽車基地的生産車間,機器臂在組裝新能源汽車。

2023年12月10日,江蘇常州一汽車基地的生産車間,機器臂在組裝新能源汽車。

在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擴大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産業領先優勢,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産業先導區。

被稱為“新三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2023年出口首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打造新質生産力成效初顯,同時又佈局多個新賽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表示,新質生産力的“新”,關鍵在於科技的先進性、創新性、引領性。只有形成新賽道,才能夠擺脫原有賽道上別的國家設置的制度框架約束,在新賽道上用更加節約高效的發展搶佔世界科技發展的制高點,推動高品質發展。

中國資訊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説,中國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種子選手”,這些産業不僅代表著科技前沿,更是未來全球競爭的關鍵領域,這無疑是在為未來經濟發展儲備能量。

在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支援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開展“人工智慧+”行動等。

金李認為,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具有後發優勢和規模經濟潛力條件,這是彎道超車的巨大機遇。中國的超級大市場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新技術、新業態、新産業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要加快疏通國內大迴圈的堵點,讓國內大市場的潛能充分釋放。>>詳細

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

發展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

“新質生産力對於創新模式、要素配置和産業組織有著全新的要求,是複雜的系統工程。”金李表示,要加快形成有利於新質生産力大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環境,這就需要更好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

張翼建議,在大國科技競爭過程中,要以舉國體制推動“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加大科研支援力度,努力使更多領域從跟跑轉為並跑乃至領跑。>>詳細

這是1月12日拍攝的河北承德豐寧風光氫儲100萬千瓦風光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立群攝)

這是1月12日拍攝的河北承德豐寧風光氫儲100萬千瓦風光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立群攝)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德才表示,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的根本特點。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最為突出的位置。當前,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與人才眾多優勢,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為新質生産力發展奠定堅實的科技基礎。

楊德才建議,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給科研人員“鬆綁”,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深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破“卡脖子”技術約束。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機制在創新中的決定性作用。始終高度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夯實科技創新尤其是突破性創新的基石。>>詳細

時不我待,提升傳統産業

無人駕駛的礦卡在礦山中作業,工業機器人“不知疲倦地”揮動著機械臂,智慧搬運機器人“勤快地”往返穿梭……當前,依託5G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紡織、裝備、採礦、電力、鋼鐵等傳統産業正煥發出數字新生機。

專家表示,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産業,而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內景(2023年10月10日攝) 攝影《瞭望》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內景(2023年10月10日攝) 攝影/《瞭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

在楊德才看來,應加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改造傳統産業,加快傳統産業升級步伐,提升傳統産業發展水準,促進傳統産業發展方式實現根本轉變。同時,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培育壯大新興産業,佈局建設未來産業,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

蔡繼明表示,要推進新質生産力與傳統生産力協調發展,統籌協調傳統優勢産業升級與新興未來産業培育。勞動者是生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勞動者隊伍革新才能推動生産力飛躍。一方面,要引導傳統勞動者提升素養,在傳統生産力向新質生産力躍升的過程中,特別關注保障農民工等群體的權益;另一方面,要加速培養智慧勞動者等新型勞動者隊伍,提升全社會勞動者的數字素養。

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專家表示,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同時,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詳細

解決人才、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

發展新質生産力,找準發展關鍵點、打通難點是首先要考慮的。在專家看來,解決人才儲備、關鍵技術“卡脖子”等問題是著力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各方合力,人才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高水準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新質生産力的源頭是科技創新,落腳點在産業升級,關鍵因素就在於人才支撐。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數據成為新生産要素、算力成為新基礎能源、人工智慧成為新生産工具,共同構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驅動因素。

2024年1月31日,人形機器人攻關團隊科研人員在多模態人工智慧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調試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2024年1月31日,人形機器人攻關團隊科研人員在多模態人工智慧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調試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近年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ChatGPT、Sora橫空出世,引發全球關注,人類站在了AI的“十字路口”上。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看來,面對人工智慧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國需要在這一輪浪潮中突破算力瓶頸、尋找創新機會。

結合中國現狀,曹鵬也提出,發展新質生産力,企業需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加速關鍵技術研發突破,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以産業價值驅動技術創新。>>詳細


綜合自中新網、人民網、光明日報、央視網、揚子晚報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