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揭穿馬科斯政府在黃岩島問題上的謊言與陰謀
新華社記者劉讚
近來,菲律賓馬科斯政府在南海問題上持續挑釁滋事,包括在中國中沙群島黃岩島不斷挑釁。中國對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相關海域擁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馬科斯政府對黃岩島的主權主張純屬無理取鬧,在涉黃岩島及南海問題上抹黑中國實屬倒打一耙,在南海問題上倚仗域外勢力挑釁滋事,只會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得不到地區國家支援。
無理取鬧圖謀侵佔島礁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説,菲律賓參議院通過所謂“海洋區域法案”,妄圖以國內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決,把中國黃岩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非法納入其海洋區域,嚴重侵犯中方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
今年以來,菲律賓馬科斯政府在黃岩島不斷挑釁。1月28日,4名菲方人員非法闖入黃岩島礁盤活動;2月2日至9日,菲律賓海警9701船多次非法侵闖黃岩島鄰近海域;2月15日,菲漁業和水産資源局3005船非法侵闖黃岩島鄰近海域;2月22日至23日,菲漁業和水産資源局3002船非法侵闖黃岩島鄰近海域。菲方船隻在這些侵闖活動中無視中國海警船勸阻和警告,中國海警船在多次喊話警告無效的情況下,依法對菲方船隻採取跟監外逼、航路管制等必要措施進行驅離,現場操作專業規範、正當合法、理性克制。
中國對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相關海域擁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這些主權和權益是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中國持續、和平、有效地對黃岩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包括1947年當時的中國政府核定和公佈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時將其名稱定為“民主礁”,新中國1983年對外公佈“我國南海諸島部分地名”時將其標準名稱定為黃岩島。
菲律賓的領土範圍由1898年《美西和平條約》、1900年《美西關於菲律賓週邊島嶼割讓的條約》、1930年《關於劃定英屬北婆羅洲與美屬菲律賓之間的邊界條約》等一系列國際條約確定。包括黃岩島在內的中國南海諸島從來不是菲律賓領土的組成部分。菲律賓在1997年之前從未對黃岩島屬於中國提出異議,從未對黃岩島提出領土要求。
2012年4月,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派軍艦闖入黃岩島附近海域,非法抓扣中國漁民、漁船並施以嚴重非人道待遇,蓄意挑起“黃岩島事件”。阿基諾三世政府2013年發起南海仲裁案,並試圖以2016年的所謂仲裁結果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然而,領土爭議並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範圍,海洋劃界爭議也已被中國2006年根據《公約》作出的有關聲明排除。菲方此舉是惡意濫用《公約》爭端解決機制,違反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所謂的仲裁越權審理,枉法裁判,所謂裁決是非法、無效的。
造謠炒作極力抹黑中國
為抹黑中國,馬科斯政府編造謊言。菲律賓漁業和水産資源局發言人納扎裏奧·布裏格拉2月17日聲稱,中國漁民在黃岩島使用氰化物捕魚,故意破壞當地漁場以“阻止菲律賓漁民在該區域捕魚”。但菲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塔裏埃拉對菲媒體承認,菲方沒有任何調查或證據能證明是中國或越南漁民在黃岩島使用氰化物捕魚。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南海生態和漁業資源。根據中國政府2016年發佈的《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自1999年起,中國實施南海伏季休漁制度。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在南海共建成國家級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6處,省級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6處,總面積達269萬公頃;建成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7處,總面積達128萬公頃。
所謂環境問題只是馬科斯政府抹黑中國的招數之一。菲方千方百計將中國塑造成“南海霸淩者”,把自己打扮成“被欺壓的弱者”,試圖誤導國際輿論,對中國施壓。
菲方船隻近來在侵闖中方島礁時經常帶上記者進行報道炒作,將中國海警合理合法的執法措施稱為“暴力驅趕”。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稱,讓記者拍攝中菲艦船近距離接觸畫面“是菲政府有意實施的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讓人們關注中國的‘蠻力’”。
事實上,中國一直致力於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南海問題。2002年,中國與東盟國家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共同承諾“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而菲方卻背棄其在《宣言》和與中方一系列雙邊文件中的承諾,執意侵闖中方島礁,還不顧勸阻警告故意衝撞中方海警船,其所作所為堪稱現代版“農夫與蛇”的故事。
維護南海穩定符合地區國家利益
亞太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帶,維護這一地區的穩定與繁榮不僅符合地區國家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經濟發展。馬科斯政府倚仗域外勢力在南海蓄意侵權挑釁和炒作抹黑,一些域外國家基於自身地緣政治私利不斷慫恿、支援菲方行動,加劇了南海緊張局勢,嚴重危害地區和平穩定。
近期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多次批評西方煽動“恐華情緒”。安瓦爾還表示,馬中之間沒有問題,西方國家不應阻礙馬來西亞與其重要鄰國中國發展友好關係。
安瓦爾的表態反映了地區大多數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不願選邊站隊的共同心聲。新加坡時政評論員翁德生説,東盟各國的經濟發展得益於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環境,各國應為維護這樣的環境而努力,對話談判才是處理南海問題的最優路徑。
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指出,域外勢力的干涉是南海緊張局勢加劇的重要原因,不僅使南海問題更加複雜化,也破壞了相關國家在處理南海問題上的團結。域外勢力應停止將菲律賓用作與中國戰略競爭的棋子和代理人,菲律賓也不應被外部勢力利用。(參與記者:王曉薇、劉鍇、蔡蜀亞)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