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走近走親 多交流促融合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4-03-21 11:15:15

深度分析1

繼前不久台青“網紅”鐘明軒到大陸旅遊後感言“真的很喜歡這個地方”引發兩岸廣泛關注之後,近日又有島內青年人在赴大陸旅遊後發出類似感慨,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與討論。

一名台灣青年在網上分享了身邊朋友赴大陸旅遊後的親身感受,“最近認識蠻多台灣00後年輕人,都到大陸旅遊了,整個大改觀啊!”、“還是要親身去走走看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是嗎?我身邊有不少去過大陸的朋友,回來交流的時候有説到,確實是和想像中不一樣。人家進步的地方還是要虛心學習的。”還有一些“首來族”(第一次到大陸)台灣青年,他們為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所驚嘆,見到大陸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後,他們表示“太強了!”、“不知道該怎樣形容,真的很激動!”正是這些親眼所見,親身所感,讓去過大陸的台灣青年人感嘆,同時他們也表示,自己去大陸實際看到和感受到的與台灣媒體對大陸的描述差異很大,台灣青年親身感受的大陸與台灣媒體説的不一樣也成為越來越多到大陸參訪交流的台灣年輕人得出的結論。

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通過親身參訪交流,一改過去對大陸落後、刻板的印象,而且還對大陸快速發展發出由衷的羨慕、讚嘆和嚮往,充分説明民進黨多年來在島內推行的“台獨”和“去中國化”教育的失敗。自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達到推動“台獨”“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不僅以所謂“反滲透法”和“國安五法”阻斷台灣民眾赴大陸交流,而且在島內嚴格管控新聞媒體,大力扶持“綠色媒體”,打壓“統派媒體”,台灣島內“綠色恐怖”不斷蔓延,從而割斷兩岸在歷史、文化、教育的聯結。這樣的結果是,台灣年輕一代對大陸不僅存在認知上的盲區和誤區,同時在心理認同上産生越來越大的意識偏差。民進黨當局通過這種卑劣政治手段不斷醜化和妖魔化大陸,正是為了“獨化”台灣選民,從而贏得他們的政治支援,撈取政治利益。

然而有越來越多台灣青年赴大陸參訪、交流之後,突然間發現民進黨多年來宣傳的大陸形象與他們親身所見所聞所感竟然差距如此巨大,自然會受到相當大的震撼。事實不容抹殺,事實勝於雄辯。人心自有公道,眾多台灣青年相信他們的親身所見、所感,民進黨越是對大陸醜化與抹黑,台灣民眾對民進黨的做法就越是反感與厭惡。更為重要的是,有越來越多的台灣00後年輕人對大陸的好奇與渴望越來越強烈,想要了解真實大陸的決心與信心不斷增強。與此同時,通過實地到大陸參訪、交流、體驗,他們在兩岸關係的認知上,對民進黨推動“台獨”與“去中國化”的“免疫力”越來越強,他們到大陸後的感悟、體會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影響更多沒有到過大陸的台灣年輕一代,引領他們成為推動兩岸交流的重要年輕力量,通過親身實踐打碎民進黨對兩岸交流的敵視與封鎖,帶動更多的台灣同胞特別是台灣青年一代到大陸多走走、多看看,從而匯聚起支援和推動兩岸交流更大的民意與力量,這必將對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大陸始終保持對臺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在“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尤其在兩岸青年交流方面成果顯著。通過不斷加強和完善兩岸交流基地建設,使兩岸同胞在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有了更多交流合作的渠道。同時,通過舉辦海峽論壇、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等眾多兩岸民間交流活動為兩岸同胞特別是兩岸青年一代深化溝通、增進來往、加強交流、促進合作搭建了重要的平臺,建立了兩岸常來常往的交流機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陸堅持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學互鑒、發展事業提供廣闊平臺,歡迎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事實證明,兩岸同胞只有多溝通、多走動、多交流才能夠有效化解隔閡、消除對立,從而不斷擴大兩岸同胞之間的共識,增進彼此情感共鳴,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才能夠建立起更為穩固的民意基礎。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能夠到大陸多走走、多看看,多體驗、多交流、多分享,向島內同胞講述真實的“大陸故事”,分享精彩的“追夢故事”以及兩岸生動的“交流故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逐步扭轉多年來台灣同胞對大陸的負面印象,不斷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親情、友情,提升兩岸青年攜手打拼、共同奮鬥的青春熱情,為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貢獻更多青春智慧與力量。(評論員 文清)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