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陳士良:賴清德“以武謀獨”不自量力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4-03-25 15:51:38

陳士良

陳士良(資料圖)

  

  作者 陳士良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秘書長

  據島內媒體報道,3月9日上午,蔡英文與賴清德到台灣造船公司(以下簡稱“臺船”),參加了台灣海巡部門嘉義級巡防艦第3艘“雲林艦”的交船及“台北艦”的命名典禮。隨後,他們又秘密地到島內所謂的第一艘“潛艦自造”(也稱“潛艦臺造”)的“海鯤”號(“潛艦”即潛水艇)進行視察。擔任“潛艦自造”召集人的臺軍前“參謀總長”黃曙光與臺船副總經理蔡坤宗向蔡英文與賴清德作了簡報。其中,黃曙光在報告中提到,原計劃的另外7艘潛水艇的建造規劃,將以“3+2+2”或“2+3+2”的數量分三批建造。對此,蔡英文“謙虛”地表示,“交予賴清德決定”,而賴清德當場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做,就一次性做完”。

  賴清德“不食人間煙火”,口吐狂言。賴清德出生於煤礦工人家庭,為圓母親夢想,改善家人生活,決心學醫。他先後就讀于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後來又赴美攻讀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返回台灣省後,他先後在成大醫院、新樓醫院擔任主治醫師。1994年,賴清德因擔任民進黨籍陳定南省長競選總部的醫師後援會召集人,從而進入政界。但他從政後基本上都是在行政部門工作,除極力主張“台獨”理念外,根本不懂軍事及相關領域。為此,此次他“要做,就一次性做完”的狂言,讓相關單位哭笑不得。

  其一,建造經費何時落實到位。據島內軍方相關人士表示,原來“潛艦自造”計劃就是要建造8艘潛水艇,“海鯤”號是第一艘。後續7艘潛水艇先前就是考慮分批建造。即先造一批,進行性能提升後再造下一批。如果未來一次性就造7艘,代表潛水艇已經定型,雖然建造時間會加快,交艦後成軍的時間也較快,但是,未來性能的提升空間不大。

  特別是,民進黨當局今年僅僅編列了37億多元(新台幣,下同)的“潛艦自造”預算,並未編列建造後續潛水艇的預算。據悉,建造一艘“海鯤”號的總經費是493.6億元(包括原型艦造價250億至260億元,興建5座廠房、採購機具等計155億余元)。未來建造與“海鯤”號類似的一艘潛水艇的造價約為200億至250億元。據這樣測算,臺船再建造7艘潛水艇的後續建造總預算約為1500億至2000億元(這還不包括採購魚雷和潛射導彈,耗費預估相當可觀)。

  其二,建造能力何時能夠提升。據了解,臺船的生産線目前最多可同時建造3艘潛水艇,這樣預估成本可比“海鯤”號下降20%左右,即每艘的建造費用約為200億元。不過,臺船董事長鄭文隆此前曾表示,“海鯤”號的壓力殼花了19個月完成建造,生産線至今已22個月沒動工。因此,臺船希望後續艦艇能早日編列預算動工,留住造艦人才。加上“海鯤”潛水艇採用了大量西方武器供應商的方案,艇用裝備來自法國、戰鬥系統來自美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拼裝貨”,繼續建造還有很多變數。

  再説,按照島內“防務部門”的計劃,這款“海鯤”號潛水艇的後續幾艘潛水艇還沒有正式立項,雖然已經確定要打造7艘潛水艇,但按照最初計劃,是按照3個批次來分批建造。這是比較常規的做法,也是造船業比較主流的建造流程。即使步子跨得很大的美軍,在和平時期也幾乎沒有在一艘新船剛完成建造,還沒有服役時就一口氣再建造7艘的情況,而且即使是戰時,這種情況也不多見。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人力還是物力,或是財力上講,7艘潛水艇“要做,就一次性做完”,談何容易。賴清德確實“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口吐狂言的瞎指揮,必定會讓臺船無所適從。

  賴清德迫不及待“以武謀獨”,不自量力。自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臺,特別是2020年連任以來,由於完全否定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在島內大肆推動“去中國化”的“漸進式台獨”路線,在國際上又與美西方國際反華勢力相勾連,企圖“倚美謀獨”。今年初,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和“台獨”頑固分子蕭美琴組成的“雙獨組合”,在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中出線,使本來就緊張複雜的兩岸關係更加嚴峻。

  2月14日(農曆正月初五),正值中華民族傳統的龍年春節期間,福建一艘漁船在廈金海域正常捕魚時,被台灣海巡部門野蠻驅離,導致翻船,船上4人全部落海,造成兩人死亡的惡性事件,至今尚未解決,更使兩岸緊張局勢螺旋升級。如今,賴清德還沒有正式上臺,就要“蔡規賴隨”,加緊“以武拒統”的步伐。

  其一,要求臺船在“海鯤”號後,“一次性”打造7艘潛水艇。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一再加快“潛艇自造”計劃,不斷推動所謂的“不對稱作戰”。即使這樣,賴清德還不滿足,此次他甚至要求臺船將7艘潛水艇一次性做好,不分批次進行。這種更加激進的“備戰”做法,實質上就是迫不及待地“以武謀獨”。

  其二,賴清德要在未來4年內新建十五座反艦導彈基地,強化反解放軍登陸的嚇阻戰力。據島內媒體報道,賴清德要求臺軍在其未來4年任期內,新增十五座反艦導彈基地,其中六座為岸基“魚叉”反艦導彈陣地,分別位於雲林虎尾、台南新中、左營軍港、屏東東岸、屏東埔墘及台東太平等地;九座為岸基“雄風”反艦導彈發射陣地,分佈在新北、嘉義、桃園等地。這是賴清德要加緊強化“反登陸作戰”,想要憑藉反艦導彈,阻擋解放軍登陸作戰。也是迫不及待地“以武謀獨”。

  民進黨當局大搞“潛艇自造”,賴清德甚至要加快“潛艇自造”的速度,這種企圖“以武謀獨”的做法,不僅不自量力,而且也十分危險。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為一己私利,揮霍台灣老百姓的血汗錢,在外部反華勢力的支援下,要將台灣打造成“豪豬”和“刺猬島”的做法,只會進一步把台灣民眾推向危險境地。大陸一直保持克制和忍耐,堅持將和平統一作為祖國統一的首選,為的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現在,賴清德企圖繼續勾連外部勢力,“以武拒統”“以武謀獨”,但是,台灣當歸,兩岸必統。賴清德建造再多武器也是無濟於事,“台獨”註定是死路一條。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