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莫斯科近郊發生嚴重恐襲事件 “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4-03-26 09:29:06

3月22日,俄羅斯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一音樂廳發生槍擊事件後引發火災。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3月22日,俄羅斯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一音樂廳發生槍擊事件後引發火災。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3月22日晚,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一家音樂廳發生嚴重恐怖襲擊事件,數名武裝分子向民眾開槍,並投擲燃燒彈引發火災。俄偵查委員會和莫斯科州衛生部門24日表示,恐襲事件已造成137人死亡,182人受傷。

截至目前,誰是幕後黑手依然撲朔迷離。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製造這一事件,美國立馬“確認”;對此,俄羅斯官員卻説“不急下結論”、懷疑嫌疑人與烏克蘭有關聯;烏克蘭堅決否認,美國咬定“烏克蘭沒有捲入”。風波之下,俄、烏、美各執一詞,猶如“羅生門”。

莫斯科恐襲已致137人死亡

22日晚,位於莫斯科西北方向“大環”公路67公里處的“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嚴重恐襲事件。俄官方24日統計數據顯示,襲擊事件已導致137人死亡、182人受傷。

3月22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應急人員在發生槍擊事件的音樂廳附近工作。新華社發(亞歷山大攝)

3月22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應急人員在發生槍擊事件的音樂廳附近工作。新華社發(亞歷山大攝)

“克羅庫斯城”是一處包含商場、劇院、展館、多功能住宅等的大型綜合體,地處莫斯科市與莫斯科州交界處,交通便利,人員密集。大選過後,適逢週末臨近,一支知名樂隊當晚在音樂廳演出,門票幾乎售罄。外界認為,恐怖分子選擇此時、此地作為襲擊目標,顯見經過精心策劃和準備。

事件發生後,俄方一方面緊急展開救援,一方面循跡搜捕嫌犯。目前共有11名嫌犯被拘捕,包括逃至布良斯克州的4名恐襲直接實施者,已被押至莫斯科審訊。

普京悼念俄音樂廳恐襲事件中的遇難者。圖片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普京悼念俄音樂廳恐襲事件中的遇難者。圖片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根據俄總統普京的命令,24日是俄羅斯全國哀悼日。俄羅斯各地政府機構降半旗致哀,取消文娛活動,並舉行多種形式的悼念活動。當日晚,在事發地莫斯科“克羅庫斯城”舉行了悼念會,上千民眾自發前往悼念。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當天在新奧加廖沃總統官邸的教堂點燃蠟燭,向恐襲事件中的遇難者致哀。

俄公佈四名莫斯科恐襲嫌犯身份

當地時間25日淩晨,莫斯科市巴斯曼區法院批准對涉嫌直接參與莫斯科州“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恐怖襲擊的4名犯罪嫌疑人採取羈押候審。這4名嫌犯均為塔吉克公民。

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RT)網站視頻截圖

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RT)網站視頻截圖

塔斯社等媒體援引法院方面的資訊報道稱,米爾佐耶夫1991年出生,此前多次違反俄羅斯移民法,曾做過計程車司機,無固定工作。拉沙巴利佐達1994年出生,曾有違反俄羅斯移民法的記錄,無業。法裏杜尼1998年出生,在莫斯科近郊的波多利斯克鑲木廠工作。法伊佐夫2004年出生,受過中等教育,暫時沒有工作,此前在伊萬諾沃市的理髮店擔任理髮師。俄羅斯偵查委員會指控上述4名犯罪嫌疑人從事恐怖主義襲擊並致人死亡。

這4名犯罪嫌疑每人平均為塔吉克公民。其中,米爾佐耶夫和拉沙巴利佐達已承認全部罪行。

巴斯曼區法院24日晚至25日淩晨以非公開形式對案件進行了審理。法院方面決定同意調查方請求,對4名嫌犯採取強制羈押措施至5月22日。在此期間,相關部門將對案件進行深入調查。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如罪名成立,他們將面臨終身監禁。

“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事實上,截至目前,這場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到底是誰,尚無定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恐襲事件發生後報道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聲稱製造了這起事件。

據法新社消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23日再次表示,該組織四名武裝人員對莫斯科近郊一個音樂廳發動了襲擊。

“伊斯蘭國”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發文稱,在與“反伊斯蘭國家”激烈作戰的背景下,“這次襲擊由四名武裝人員實施,他們配備了機槍、手槍、刀和燃燒彈。”

俄羅斯媒體報道稱,當晚在位於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的“番紅花市政廳”(Crocus City Hall)音樂廳一場音樂會開始前,觀眾已經入座。突然幾名身份不明的人闖入音樂廳並開槍射擊。音樂廳隨後發生爆炸起火並冒出濃煙,樓頂幾乎被大火吞沒。圖為公佈的現場視頻畫面截圖。

俄羅斯媒體報道稱,當晚在位於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的“番紅花市政廳”(Crocus City Hall)音樂廳一場音樂會開始前,觀眾已經入座。突然幾名身份不明的人闖入音樂廳並開槍射擊。音樂廳隨後發生爆炸起火並冒出濃煙,樓頂幾乎被大火吞沒。圖為公佈的現場視頻畫面截圖。

不過,“伊斯蘭國”發動襲擊的説法並未得到俄方證實,俄羅斯一直沒有排除西方和烏克蘭的嫌疑。

恐襲發生後,俄總統普京也在發表電視講話時稱,4名直接實施恐襲的人員、開槍殺人者,事發後企圖躲藏並逃往烏克蘭方向。根據初步資訊,烏克蘭一側為他們準備了穿越國境的“窗口”。

烏總統澤連斯基對此回應稱,俄方“試圖把莫斯科音樂廳襲擊事件的責任推給基輔”。

據俄新社當地時間23日報道,俄偵查委員會稱,莫斯科近郊音樂廳22日發生恐怖襲擊,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115人。圖為遭襲音樂廳經大火燃燒後面目全非。

據俄新社當地時間23日報道,俄偵查委員會稱,莫斯科近郊音樂廳22日發生恐怖襲擊,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115人。圖為遭襲音樂廳經大火燃燒後面目全非。

除此之外,早在襲擊發生前,美國駐俄使館曾于3月7日發佈警告稱,監測到“極端分子”正密謀未來幾天內,在莫斯科發動襲擊。美國《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稱,這一警告與22日在莫斯科發生襲擊有關。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對此解釋説,美方3月初曾擔心莫斯科及周邊地區可能發生恐襲並向美公民發出提醒,但美方目前無法確定上述警告與“22日槍擊事件”的相關性。柯比還説,美方目前未看到烏克蘭人以任何形式參與此次事件的跡象。

對此,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3日表示,美國政府對恐襲事件的反應“充滿疑點”。她質疑,美方“究竟以何為據得出某方沒有參與的結論?”她表示,若美方掌握可靠資訊,應當提供給俄方。


綜合自中新網、新華網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