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軍費開支創新高,亞太盟友向2%看齊

北約軍費開支創新高,亞太盟友向2%看齊
數據顯示,北約去年軍費總額約為1.1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近年來,在美國推動下,北約國家軍費開支呈飆升態勢。其軍費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例不低於2%的標準,已引發北約之外多國仿傚,導致安全焦慮在全球範圍內蔓延。

  近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發佈北約2023年年度報告。受地區衝突影響,北約成員國強化國防的緊迫感增強,軍費總額高達1.1萬億美元,北約歐洲成員國和加拿大的國防開支更史無前例地增長約11%。

     自2014年北約提出軍費開支至少佔GDP2%的標準以來,截至2023年,北約歐洲成員國的軍費開支總額已增長約32%。作為對比,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全球軍費開支增幅約為19%。

89920f93-f29b-411a-805a-89aaf98553c0

  近年來,北約國家是全球軍費快速上漲的重要推動力量。2014年,在北約當時的28個成員國中,只有美國、英國和希臘3國達到軍費開支佔GDP2%的標準。到2023年,已有10個成員國達標。斯托爾滕貝格稱,2024年,將有18個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達標。此外,在將20%以上國防開支用於生産主要武器和研髮尖端武器方面,達標的成員國也從2014年的7個增至2023年的28個。

  北約盟主美國仍是全球頭號軍費大國,軍費開支常年維持在GDP的3%以上,2023年軍費開支約佔全球軍費總額的40%,2024財年國防預算更是高達8860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加近300億美元。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向國會提交達8952億美元的2025財年國防預算草案,比2024財年增加90多億美元,直逼9000億美元“大關”。

亞太盟友向“2%”看齊

c8177f3e6709c93df8e55112a9976ed6d0005470

  當前,在美國推動下,北約出現“亞太化”傾向,一再深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亞太夥伴的軍事合作。這些國家也隨之出現軍費增長熱潮,正將“軍費開支GDP佔比不低於2%”變得常態化。

  日本2024財年防衛預算達7.95萬億日元(約合540億美元),同樣創歷史新高,比上一財年增長16.5%,而2023財年的防衛費已比2022財年上漲27%。根據日本政府2022年制定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到2027年,日本防衛預算將達8.9萬億日元,實現“額度在5年內翻番,佔比達到GDP2%”的目標。

  根據韓國2023年12月發佈的《2024年至2028年國防中期計劃》,未來5年,韓國軍費開支總額約為2700億美元。其中,2024年國防預算約為44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約4.6%。

     澳大利亞近期宣佈,未來10年將額外增加72.5億美元國防開支,以建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規模艦隊。按計劃,到2026年,澳大利亞國防開支將增至GDP的2%以上。

  作為世界地緣政治重心區域,歐亞大陸軍費上漲充分折射出全球軍費普漲的現實。目前,全球軍費正處於快速增長期,且屢創新高。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軍費開支總額達到創紀錄的2.2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9%,2024年還將持續增長。

安全焦慮在全球蔓延

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約總部。圖|新華社

  全球軍費“漲聲”一片,折射出“安全之憂”正四處瀰漫。在美國“大國競爭”戰略牽動下,全球進入新一輪地緣政治動蕩與衝突頻發期。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地區性、地方性衝突多達183起,創近30年之最。進入2024年,隨著地區局部衝突持續延宕,全球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安全視作稀缺資源,追求提升“武力值”以確保自身安全。

  強烈的危機感驅使多國調整安全戰略,軍事硬實力的重要性空前凸顯。試圖維護全球霸主地位的美國,是諸多危機感的源頭。其最近5年軍費增幅超過40%,在持續提升國防生産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蓄意製造對抗,營造緊張氣氛,以誘壓盟友更多分擔防務責任,將2%的軍費開支目標下沉到北約與亞太盟友身上。

jk,h

  日本增加軍費,則更多是“借勢”美國製造的安全壓力“主動為之”。自2013年起,日本防衛預算進入增長通道,儘管有的年份增幅不大,但累積下來仍相當驚人。俄烏衝突爆發至今,在高額軍費支撐下,日本啟動一系列軍備製造與研發計劃,最終目標是增強自衛隊進攻能力、實現所謂國家“正常化”。

  未來一段時期,在北約影響下,多國軍費跟風式增長,非但無法緩解安全困境,反而將引發軍備競賽,犧牲經濟發展、社會福利與民眾福祉,乃至擠佔對減貧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公共領域事務的投入,加劇全球安全、發展困境。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