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31日電 (記者 張瑋)北疆文化古籍資源庫平臺31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正式發佈,已完成數字化蒙古文古籍11291卷(冊),116.3萬張古籍圖像。
北疆文化古籍資源庫平臺由內蒙古大學和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聯合啟動,目前,該平臺已建成數字化存儲蒙古文古籍文獻最多、檢索分析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古籍資料庫。
“受溫度和濕度、光照、印刷技術等因素影響和制約,古跡保護工作變得非常緊迫。”中國工程院院士尼瑪扎西説,“古籍數字化不僅通過技術處理延長其壽命,更是對古籍內容的深入理解和科學管理,並通過網際網路供全世界的研究者和公眾共用。”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北疆文化古籍資源庫平臺研發了民族古籍文獻綜合管理系統、多文種古籍OCR系統、古籍文獻全文檢索系統等8個系統;完成數字化蒙古文古籍11291卷(冊),共116.3萬張古籍圖像;選擇129部珍貴古籍文獻進行全文數字化;建立了24萬條古籍文獻知識圖譜三元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朝戈金錶示,北疆文化古籍資源庫平臺為民族古籍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極大便利,讓收藏在圖書館裏的古籍“活”起來是保護古籍的最好方式。
內蒙古大學官方稱,下一步,項目組將結合人工智慧語言、虛擬數字人等先進技術,努力讓更多民族古籍“活”起來,為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提供多種形式的數字資源。(完)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