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撞船事件尚未解 台當局實彈演練再挑釁!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4-04-01 14:40:48

深度分析

  據臺媒報道,4月2日起,臺軍將在金門縣下屬六個島嶼將輪流開展對海實彈射擊,時間超過半個月,引發島內輿論質疑。

  眾所週知,“2·14”金廈水域惡性撞船事件發生後,民進黨當局謊話連篇,刻意隱瞞真相,不認錯不道歉,還無端地把責任甩鍋給大陸漁民,致使兩岸關係惡意螺旋急劇上升,台海進入前所未有的危機狀態。

  民進黨當局至今未對惡性撞船事件給出一個明確的交待,卻執迷不悟、變本加厲,要在金門海域搞實彈演練,這無疑加劇兩岸對峙局面,使極其嚴峻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更何況金門和廈門近在咫尺,廈金海域又是兩岸漁民傳統作業區,近期正值漁民出海打魚的季節,台當局要搞半個月的實彈演練,嚴重影響到漁民正常作業。其間,大陸海警船正常巡邏執法,漁民正常出海打漁,若出現人員傷亡等意外事件,怎麼辦?後果極其嚴重。

  面對外界的質疑,民進黨當局回應稱,只是例行演習,沒有針對性,此種解釋大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意。我們知道,去年4月類似演習時間也只有6天。如今在這個敏感的海域和時間本應該調整或回避演習,然而台當局卻要舉行超過半個月的實彈射擊,這不是挑釁,這是什麼?顯然民進黨當局硬磕大陸、在“玩火”。

  蔡英文當局此時不停“玩火”,目的是什麼?即將卸任的蔡英文搞這些“走鋼絲”的動作,無外乎以下目的:

  其一,給賴清德立“規矩”,使蔡英文“逢中必反”的“蔡規賴隨”下去。蔡英文5月20日正式卸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同天賴清德接任。眾所週知,蔡英文與賴清德之間的矛盾可謂難以調和,曾經鬥得你死我活,刀刀見骨。現在賴清德雖然“臣服”蔡英文,也是面和裏不和,這一點蔡英文非常清楚。蔡英文為了退後不被清算,必須死死地掌控住賴清德,讓賴清德不敢有半點造次,所以要給賴清德立“規矩”。怎麼立“規矩”?就是不斷製造兩岸事端,升高兩岸對峙,讓蔡英文的“逢中必反”“蔡規賴隨”下去。這樣賴清德就會沿著蔡英文的“台獨”路線走下去。

  因此説,蔡英文當局在處理“2.14”惡性撞船事件態度蠻橫強硬,飛揚跋扈,目的就是進一步製造兩岸“仇視對立”氣氛。在撞船事件尚未解決之時,民進黨當局卻要在金門水域進行實彈演習,並將演習擴展到全臺範圍內,這是十足的挑釁。

  其二,蔡英文作為“看守政府”,執政荒腔走板,民怨沸騰,不斷挑釁大陸,製造兩岸事端,給賴清德留下個爛攤子,迫使賴清德繼續走“倚美謀獨”路線。從1月13日台灣地區選舉産生新的領導人開始,作為“看守政府”的蔡英文當局不但沒有閒著,而且還在積極地“發光發熱”。無論台灣的食安問題、電價上漲問題、禁止旅行團赴陸旅遊問題,特別是兩岸問題,蔡英文當局頻頻出招,製造事端,大有“作為”。

  蔡英文即將下臺,卻頻頻出招,其目的無外乎給即將上任的賴清德留下一個“爛攤子”。面對“爛攤子”,有著“台獨金孫”稱號的賴清德要想改變是難上加難,只能繼續“台獨”路線,充當美國棋子,“倚美抗中謀獨”。可以肯定的是,賴清德上臺台海風險只會升高,不會降低,台灣繼續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在可預測的情況下,台當局相關部門和機構已做過“金融兵推”,為籌措“戰備資金”,增收“戰爭稅”。

  其三,與美國“以臺制華”戰略保持一致,向美國表忠心,同時試探美國“保臺”決心。近年來,美國打“台灣牌”幾近瘋狂,“以臺制華”成了美國的戰略佈局。民進黨當局配合美國“以臺制華”戰略佈局,甘當棋子,挾洋自重,在台海製造種種事端,推高兩岸風險。“2.14”惡性撞船事件就是民進黨當局有意製造一起台海事件,面對大陸要求台當局給出一個明確交待,台當局卻是謊話連篇,隱瞞真相,甩鍋大陸漁民,從其操作伎倆來看,顯然是有預謀的。對惡性撞船事件,台當局以拖待變,不僅未給出一個明確的交待,反而是升高兩岸對抗,在如此敏感的水域和時間段搞所謂實彈演練,展示對大陸“強硬”。其所謂“強硬”目的有兩個:一是,積極配合美國“以臺制華”戰略,充當美國棋子,向美國主子錶忠心。二是,以此推高台海緊張局勢,把安全完全寄託在美國身上,測試美國“保臺”的決心。

  正是基於上述的算計,作為“看守政府”的蔡當局才如此之瘋狂,處處煽風點火,冒險玩火。

  正如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所言,民進黨當局究竟是“例行性”的訓練,還是有“針對性”的挑釁,民進黨當局心裏比誰都清楚。金門百姓經歷過和平與戰爭的轉換,愈加珍視和平、反對戰爭。追求兩岸和平統一在金門有著堅實的民意基礎。

  2024年民進黨雖然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得了勝利,但從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來看,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選舉結果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作為強弩之末的蔡當局和面臨“朝小野大”的賴清德,還是自知之明為好,懸崖勒馬,“台獨”是絕路,是死路。若一再地搞這種“玩火”危險的挑釁行徑,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禍及台灣。(評論員 言未央)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